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纠正策略: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的不同作用

发布时间:2017-04-23 00:07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纠正策略: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的不同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共情、利他行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道德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共情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利他行为并不遵循道德原则。该议题对于公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对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以及纠正利他偏爱行为的有效策略,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一以6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在实验室模拟现实冲突情境,通过录音材料唤起被试的状态共情,探索处于不同状态共情水平的高中生所做出的利他偏爱行为是否有显著差异。研究二采用情绪共情量表来测量特质共情,探讨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对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研究三以9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强调公正原则与强调他人利益这两种策略是否能够有效纠正共情引发的利他行为偏爱。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高状态共情组比低状态共情组更倾向于表现出利他偏爱行为,状态共情能够引发高中生的利他偏爱行为。(2)状态共情在特质共情和利他偏爱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观点采择在感知需要与状态共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强调公正原则策略能够纠正高中生共情引发的利他偏爱行为。(5)强调他人利益策略未能够纠正高中生共情引发的利他偏爱行为。 综合以上结论,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特质与状态两个角度一分为二地探讨共情,构建了共情与利他偏爱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2)选定了利他行为中的一个特例——利他偏爱行为,引发人们对利他主义与公正原则的思考。(3)对象是正处于道德与人格发展关键期的高中生,研究结果将为高中生的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特质共情 状态共情 利他偏爱行为 道德 高中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1 研究综述9-23
  • 1.1 相关概念9-15
  • 1.2 影响共情的因素15-16
  • 1.3 共情的相关助人动机理论16-18
  • 1.4 纠正共情引发利他偏爱行为的策略18-19
  • 1.5 国内外有关共情、利他行为、道德关系的研究19-23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的总体思路23-26
  • 2.1 问题提出23-24
  • 2.2 研究的总体思路24-26
  • 3 研究一. 状态共情对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26-35
  • 3.1 研究目的26
  • 3.2 实验设计26
  • 3.3 研究方法26-30
  • 3.4 研究程序30
  • 3.5 数据处理30
  • 3.6 结果30-33
  • 3.7 讨论33-35
  • 4 研究二. 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对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35-45
  • 4.1 研究目的35
  • 4.2 研究方法35-37
  • 4.3 研究程序37
  • 4.4 数据处理37
  • 4.5 结果37-42
  • 4.6 讨论42-45
  • 5 研究三. 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纠正策略的研究45-54
  • 5.1 研究目的45
  • 5.2 实验设计45
  • 5.3 研究方法45-48
  • 5.4 研究程序48-49
  • 5.5 数据处理49
  • 5.6 结果49-51
  • 5.7 讨论51-54
  • 6 总讨论与结论54-61
  • 6.1 总讨论54-58
  • 6.2 本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58-59
  •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59-60
  • 6.4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77
  • 后记77-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志军;对初中生社会行为和道德判断推理及其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2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周杰;论有效德育情境的特征[J];教育探索;2004年03期

4 岑国桢,王丽,李胜男;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5 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6 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年01期

7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8 陈根法;论道德建设中的公正原则[J];伦理学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杨;感知相似性对高中生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利他偏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纠正策略: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的不同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21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