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基于“互联网+工作坊”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24 18:26
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是当前教师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构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大学老师与中学老师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预设指导与问题驱动相结合"的"五结合"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实践表明: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为探索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样例,形成了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实习生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记录了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轨迹,汇聚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建构了创生性资源平台,对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文章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35(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五结合”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
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信息,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实习生参与实习的过程与成长的轨迹,便于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8]: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面对面评价与远程评价相结合,大学教师评价与中学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以多元评价促进实习生的成长。四、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成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创新思考[J]. 周晓红. 教育与职业. 2018(07)
[2]教育实践工作坊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刘喆,林天伦.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7)
[3]分段式、层次性四年一体教育实践模式构建与实践[J]. 林天伦,熊建文,彭上观,张伟坤,刘喆.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2)
[4]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 姚云,李福华,张继华. 教育研究. 2012(02)
[5]基于电子对话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型[J]. 吴有昌.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8)
[6]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2005(11)
[7]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 陈静安.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5)
[8]关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理性思考[J]. 王文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05)
本文编号:3360497
【文章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35(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五结合”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
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信息,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实习生参与实习的过程与成长的轨迹,便于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8]: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面对面评价与远程评价相结合,大学教师评价与中学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以多元评价促进实习生的成长。四、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成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创新思考[J]. 周晓红. 教育与职业. 2018(07)
[2]教育实践工作坊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刘喆,林天伦.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7)
[3]分段式、层次性四年一体教育实践模式构建与实践[J]. 林天伦,熊建文,彭上观,张伟坤,刘喆.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2)
[4]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 姚云,李福华,张继华. 教育研究. 2012(02)
[5]基于电子对话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型[J]. 吴有昌.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8)
[6]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2005(11)
[7]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 陈静安.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5)
[8]关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理性思考[J]. 王文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05)
本文编号:3360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6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