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青少年情感忽视、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5 17:28
  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是指青少年对父母在自身成长中的关心、关注、关怀、关爱等情感缺失的认知和评价。冷漠(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cu特质)指青少年对他人冷漠、缺乏罪责感、低共情的一种人格倾向,是一种人格特质。攻击行为倾向(aggression tendency)是青少年在生活中出现的使他人产生痛苦感受以宣泄自身情绪的心理倾向。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来自哈尔滨、成都和四川甘孜三所高中的980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在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旨探寻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及冷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提高人们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的认识,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1.在青少年被试群体中,有情感忽视经历的青少年占总人数的45.3%,青少年受情感忽视的程度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父母文化程度低的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的。2.青少年情感忽视程度越高,冷漠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有攻击行为倾向。3.以攻击行为倾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情感忽视和冷漠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倾向,情感忽视不仅可以直接预测攻...

【文章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有关概念界定
        1.2.1 情感忽视
        1.2.2 冷漠
        1.2.3 攻击行为倾向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的基本假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情感忽视的研究
        2.1.1 概念界定
        2.1.2 情感忽视的理论基础
        2.1.3 情感忽视的测量
        2.1.4 情感忽视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冷漠的研究
        2.2.1 冷漠的概念
        2.2.2 冷漠的理论
        2.2.3 冷漠的测量
        2.2.4 冷漠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攻击行为倾向的研究
        2.3.1 概念界定
        2.3.2 攻击行为的分类
        2.3.3 攻击行为的理论
            2.3.3.1 精神分析理论
            2.3.3.2 习性学理论:Konrad Lorenz的本能论
            2.3.3.3 社会学习理论
            2.3.3.4 社会认知理论
            2.3.3.5 客体关系理论
        2.3.4 攻击行为倾向的测量
        2.3.5 攻击行为倾向的相关研究
    2.4 情感忽视、冷漠和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2.4.1 情感忽视与冷漠(CU特质)的关系
        2.4.2 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2.4.3 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2.5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情感忽视量表
        3.2.2 ICU量表
        3.2.3 BWAQ攻击量表
    3.3 施测程序
    3.4 数据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变量基本情况
    4.2 情感忽视、冷漠、攻击行为倾向的人口学变量基本描述
        4.2.1 青少年情感忽视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2.2 青少年冷漠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4.2.3 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4.3 情感忽视、冷漠、攻击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4.3.1 情感忽视与冷漠的相关分析
        4.3.2 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4.3.3 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4.3.4 情感忽视、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4.4 情感忽视、冷漠对攻击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4.5 中介效应
        4.5.1 情感忽视和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4.5.2 冷漠的中介效应检验
    4.6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青少年情感忽视的现状
        5.1.1 发生率
        5.1.2 性别差异
        5.1.3 年级差异
        5.1.4 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5.2 青少年冷漠的现状分析
        5.2.1 性别差异
        5.2.2 家庭结构差异
        5.2.3 是否班干部差异
        5.2.4 家庭所在地差异
    5.3 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的现状分析
        5.3.1 性别差异
        5.3.2 家庭结构差异
        5.3.3 家庭所在地差异
        5.3.4 年级差异
    5.4 青少年情感忽视、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5.4.1 青少年情感忽视与冷漠的关系
        5.4.2 青少年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5.4.3 青少年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5.4.4 青少年情感忽视、冷漠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
    5.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5.5.1 创新
        5.5.2 不足
第6章 研究结果对心理教育实践的启示
    6.1 向父母提供支持
        6.1.1 提高父母对青少年情感需求的认识
        6.1.2 对父母进行专业指导
    6.2 学校及心理健康教育者介入
        6.2.1 甄别攻击行为倾向
        6.2.2 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
        6.2.3 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6.3 向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
        6.3.1 引导青少年关注和管理情绪
        6.3.2 帮助青少年认识冷漠
    6.4 加大社会各界的关注
        6.4.1 提高公众的认识
        6.4.2 加大社区的介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拒绝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关系:另一方父母接受的调节作用 [J]. 王美芳,王学思,杨肖肖,刘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2]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J]. 何珍,陈昱翀,黎月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4)
[3]中学生数学学习成就归因的性别差异比较研究 [J]. 韩仁生,王毓珣.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4)
[4]青少年冷漠无情特质、大五人格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 [J]. 罗贵明.  现代预防医学. 2016(14)
[5]贫困大学生自尊与攻击倾向关系的内隐与外显研究 [J]. 李文姣.  心理研究. 2016(02)
[6]童年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 [J]. 李萍,柳雨希,陈西庆,王惠萍,李文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7)
[7]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其情感能力的关系 [J]. 杨秀飞,古宇杰,李伟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7)
[8]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J]. 王佳慧,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4)
[9]403名农村小学9~11岁学生忽视情况调查分析 [J]. 韩芳,秦明芳,马春明,潘建平,焦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03)
[10]中文版青少年冷漠无情特质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J]. 罗贵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01)

硕士论文
[1]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 年晶.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2]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 银娟.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6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536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