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视域下“分析化学”知识可视化的建构路径
发布时间:2021-12-22 00:49
在认知负荷理论的视域下,讨论利用知识可视化手段建构学生对"分析化学"的认知负荷三元结构,构建路径包括可视化表征、教学双通道认知行为、培养学生可视化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A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知识可视化建构学生对“分析化学”认知负荷结构示意图
利用语言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增加学生有效学习记忆,降低认知负荷。认知科学认为记忆至少需要两个信息处理器参与工作,分别是视觉处理和听觉处理。因此视听结合的教与学的形式,对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利用视听双通道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加工和认知的完成。(二) 提高相关的认知负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可视化对网络学习认知负荷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丁静. 教育现代化. 2019(40)
[2]认知记忆规律与外语学习策略培养研究[J]. 张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3)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数学课堂现状调查研究[J]. 廖建光,曾芳艳,李德光.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0)
[4]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三种输入模式对比研究[J]. 顾琦一,殷娜.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5)
[5]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6]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及其思维方法[J]. 陈燕燕. 现代教育技术. 2012(06)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PPT课件设计原则[J]. 杨丽勤,郭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02)
[8]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J]. 张维忠,唐慧荣.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
[9]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 赵国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545475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A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知识可视化建构学生对“分析化学”认知负荷结构示意图
利用语言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增加学生有效学习记忆,降低认知负荷。认知科学认为记忆至少需要两个信息处理器参与工作,分别是视觉处理和听觉处理。因此视听结合的教与学的形式,对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利用视听双通道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加工和认知的完成。(二) 提高相关的认知负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可视化对网络学习认知负荷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丁静. 教育现代化. 2019(40)
[2]认知记忆规律与外语学习策略培养研究[J]. 张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3)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数学课堂现状调查研究[J]. 廖建光,曾芳艳,李德光.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0)
[4]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三种输入模式对比研究[J]. 顾琦一,殷娜.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5)
[5]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6]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及其思维方法[J]. 陈燕燕. 现代教育技术. 2012(06)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PPT课件设计原则[J]. 杨丽勤,郭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02)
[8]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J]. 张维忠,唐慧荣.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
[9]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 赵国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545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54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