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
本文关键词:再论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的研究还并不多,而且以前的研究对"和谐教育"的理解往往太过狭窄,谈到"和谐教育"只会想到"五育并举",所以以往的研究将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仅仅理解成了脑、心、手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实这是一种对概念的狭隘化理解。笔者认为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中蕴含了个体和谐发展教育,如人性的和谐发展教育,个体道德、智力和技艺的和谐发展教育;个体与个体之间和谐关系的教育以及个体与宗教之间和谐关系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思想。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裴斯泰洛奇 和谐 教育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一、对裴斯泰洛奇“和谐教育”的释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一词的内涵很早就有人诠释过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和谐”最早就是出现在音乐领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逐渐被引入人文社会领域。《尚书·舜典》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张晓瑾;第斯多惠的现代教育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5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孙建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的生命线[J];班主任;2005年02期
7 白云;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8 龚友德;论教法与学法的统一[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3期
9 章伟民;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章伟民;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蒋云华;大学英语“交际—对话”式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黎明;课程资源信息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福祥;论教师的创造性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2 谢兰兰;;浅析和谐校园[J];南方论刊;2006年06期
3 吴亚梅;;和谐社会与大学生心理和谐关系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7年05期
4 林杰钦;;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关系[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翁和平;;倡导和谐管理 建设和谐校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6 唐少华;;浅谈构建和谐校园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年01期
7 王新新;;以人为本 倾心构建和谐校园[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0期
8 顾雨洁;;新课程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6期
9 郑静;;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3期
10 吕游;;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当代中学教育的基石[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毕月虹;陈超;简毅文;尚春鸽;;“教”与“学”间的和谐之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崔爱善;;浅谈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和谐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高时良;;孔子的环境意识教育意蕴剖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兰利霞;;《以班主任工作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课题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默晋虎;;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周和平;;论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8 李仁杰;李晓坤;;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刘智勇;;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情绪[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姚文俊;创建校长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袁自煌;教育的九大和谐关系[N];光明日报;2006年
3 尚忠奎;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N];承德日报;2007年
4 记者 冯爱君;师德列为任职晋级评优依据[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5 袁自煌;简论教育应有的几大和谐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姚国华;构建校园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06年
7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宪俊;让网络成为师生关系润滑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周序;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刘琪;对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石宇;教育 经济同步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璇;多媒体网络技术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再论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5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