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20:13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大量调查表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了他们需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压力,如就业竞争、学习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压力、抑郁焦虑情绪的困扰、爱情的困惑和家庭的贫困等。这些问题和压力都易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 3号)文件要求,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并且“要特别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010年2月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一次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积极研究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抽样问卷调查法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在本研究领域的成果、专著、文献,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对比和筛选,从而总结归纳出目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学院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显示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和贫困等六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高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及国内外研究,提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针对就业问题,提出注重政策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社会实践锻炼;针对学习问题,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针对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加强自我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针对情绪问题,提出注重体育锻炼、加强社会支持、培养健全人格;针对恋爱问题,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婚恋伦理道德教育、净化大众传媒、加强家庭恋爱教育;针对贫困问题,提出提供经济资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为了确保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的有效实施,本文还提出具体的实施保障:(1)更新观念,,即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观念;(2)构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组织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就业 学习 人际 情绪 恋爱 贫困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20
- 1.1 问题的提出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0-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0-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3-14
-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研究意义16-17
- 1.4.1 适应于21 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6
- 1.4.2 适应于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16
- 1.4.3 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16-17
- 1.5 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依据17-19
- 1.5.1 哲学依据17
- 1.5.2 学科依据17-18
- 1.5.3 现实依据18-19
- 1.6 创新点19-20
- 2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相关理论20-27
- 2.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理论20-23
- 2.1.1 精神分析理论20-21
- 2.1.2 行为主义理论21
- 2.1.3 人本主义理论21-22
- 2.1.4 认知主义理论22-23
- 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概述23-25
- 2.2.1 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23
- 2.2.2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23-24
- 2.2.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概念24-25
- 2.2.4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内容25
-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研究的关系25-27
- 3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27-45
- 3.1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现状及问题27-33
- 3.1.1 就业问题28-29
- 3.1.2 学习问题29
- 3.1.3 人际关系问题29-30
- 3.1.4 情绪问题30-31
- 3.1.5 恋爱问题31-32
- 3.1.6 贫困问题32-33
- 3.2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33-45
- 3.2.1 就业问题34-35
- 3.2.2 学习问题35-37
- 3.2.3 人际关系问题37-38
- 3.2.4 情绪问题38-42
- 3.2.5 恋爱问题42-43
- 3.2.6 贫困问题43-45
- 4 新时期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目标、原则及教育内容45-48
- 4.1 新时期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目标45
- 4.1.1 补救性目标45
- 4.1.2 适应性目标45
- 4.1.3 发展性目标45
- 4.2 新时期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则45-47
- 4.2.1 系统性原则46
- 4.2.2 发展性原则46
- 4.2.3 主体性原则46
- 4.2.4 平等性原则46
- 4.2.5 活动性原则46-47
- 4.2.6 保密性原则47
- 4.2.7 防重于治的原则47
- 4.3 新时期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内容47-48
- 5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48-63
- 5.1 就业问题48-50
- 5.1.1 注重政策引导48
- 5.1.2 坚持正确的择业观48-49
- 5.1.3 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49
- 5.1.4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就业能力49
- 5.1.5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49-50
- 5.2 学习问题50-53
- 5.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50
- 5.2.2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50-51
- 5.2.3 创新教学方法51-52
- 5.2.4 改革管理评价体制52
- 5.2.5 打造适应创新的校园环境52
- 5.2.6 在全社会鼓励创新氛围52-53
- 5.3 人际关系问题53-56
- 5.3.1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53-54
- 5.3.2 加强自我教育54
- 5.3.3 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54-55
- 5.3.4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55
- 5.3.5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55-56
- 5.4 情绪问题56-59
- 5.4.1 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积极干预功能56
- 5.4.2 建立正确的认知评价系统56-57
- 5.4.3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调节不良情绪的主渠道57
- 5.4.4 高校应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57-58
- 5.4.5 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58-59
- 5.5 恋爱问题59-61
- 5.5.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9
- 5.5.2 加强婚恋伦理道德教育59-60
- 5.5.3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60
- 5.5.4 净化大众传媒,弘扬主流文化60-61
- 5.5.5 加强家庭恋爱教育61
- 5.6 贫困问题61-63
- 5.6.1 提供经济资助是解决贫困心理问题的基础保障61-62
- 5.6.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贫困心理问题的基础条件62
- 5.6.3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贫困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62-63
- 6 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的实施保障63-66
- 6.1 更新观念63-64
- 6.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63-64
- 6.1.2 树立全面、协调的心理问题教育观念64
- 6.2 构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组织体系64-66
- 7 结论66-67
- 致谢67-68
- 注释68-76
- 参考文献76-84
- 附录84-8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海莉;大学生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5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