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首先探讨了其对基于心智模式的教学和文化反应教学这两种旨趣颇异的教学取向的影响,然后具体探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所采纳的教学方式,最后对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与探讨。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取向 教学方式 基于心智模式的教学 文化反应教学 建构主义 课程改革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前言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政治民主化进程[1],各国逐步开始关注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趋势使得教育成为各国制定未来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成为实现未来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世界各国在20世纪末期相继启动课程改革,并最终形成了一股全球性的教育变革潮流[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个案调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设目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淑娉;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以黔东南苗族与美国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为例[J];民族研究;199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慧萍;;浅议多媒体在财经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李凌云;;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与学方式改进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3 王光华;韩海侠;;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优化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4 王光华;韩海侠;;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优化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5 徐林峰;;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7期
6 张琼;;培养实践能力:知识教学的应然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7 李娜;殷学永;;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尝试[J];计算机时代;2011年06期
8 王跃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评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3期
9 王牧华;靳玉乐;;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课堂环境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5期
10 尚明霞;;中外教师联合授课教学方式研究[J];学理论;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胜凡;陈国民;秦玉芳;董建伟;;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晏刚;吴业正;厉彦忠;候予;鱼剑琳;;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浅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3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田淑敏;江占民;;“管理心理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胡海燕;;多媒体进入课堂与教师的应对[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小玉;周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海军;郁志宏;;多媒体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杨宗凯;;未来的教育[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10 贺玉龙;;丰富课堂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徐启生;美国科技刷新教学方式[N];光明日报;2010年
2 王坤;“授之以渔”与教学方式[N];吉林日报;2010年
3 丁钢;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任云岗;网络时代,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5 柯杨;课堂上黑板变白板[N];河南日报;2008年
6 郭建磊;美国的教育管窥(下)[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沈洁;从生活中感受更多的幸福[N];嘉兴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樊丽萍;中国学生能“讲”,但不会“讨论”[N];文汇报;2009年
9 戴勇 王春;“数字互动教室”将亮相世博中国馆[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胡承武(作者单位:兰州市榆中县麻家寺学校);教与学的转变[N];甘肃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胡白云;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志刚;试论网络环境下语文的融合型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胜利;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对蒙授研究性学习借鉴与启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黎兴安;长阳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海红;教学方式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慧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谷清;中学化学认知策略教学方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帆;教学方式变革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5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