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从“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到“素质教育文化校园”——论当前学校文化的特点与转型

发布时间:2017-06-17 09:00

  本文关键词:从“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到“素质教育文化校园”——论当前学校文化的特点与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必然要涉及到整个学校文化的重建。校园文化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它是在学校中形成并发展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教师与学生从社会中获取的各种能力与习惯。传统的学校文化是指现实中以智育至上、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文化,它有目标的功利性、内容的封闭性、评价的片面性等特点。重建学校文化,在理念上应坚持从应试教育的学校文化转向素质教育的文化校园,把单一机械的学校文化转变成丰富而有创造性的学校文化,把成人化的学校文化转向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学校文化。在方法上应通过改革校长任命制度与加强校长专业发展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通过教师培训促成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的变革,通过评价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引导学校整体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课程改革 学校 学校文化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批准号:EMA0602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1〕杜威的观点是针对20世纪初美国的学校教育而言的,这些被我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3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学创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江凌;儿童本位:在畅销与平寂之间[J];中国编辑;2003年03期

6 余桂红,贾永堂;对我国确立世界一流大学理念的审视——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再认[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刘世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儿童中心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余桂红,贾永堂;打造大学生个人品牌的若干思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杨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10 舒志定;大学教师学术观念的哲学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兆t,

本文编号:457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57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