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
发布时间:2017-06-27 20:14
本文关键词:论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人们对新课改的态度毁誉参半。其实,和任何社会改革运动一样,新课改的功能也有其边界,它有许多可为之处,如重建了中国教育文化精神,为我国课程理论及课改理论提供了新元素;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可为之难,如无法根本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甚少能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二律背反"难题等。因此,全面理性地认识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是后续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重要前提。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课改 可为 不可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BHA060034)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人们对新课改的态度经历了从期望、失望、质疑、诋毁乃至否定到重燃希望的过程。新课改启动当初,人们对此寄予厚望,把很多美好的理想、价值追求负载在新课改身上,让其承受不能承受之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课改无法解决的、但却在深刻地影响着新课改运行的许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曲霞;;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晓s
本文编号:49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9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