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场学习革命,完全变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学习特点,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课时不足和课堂缺乏互动以及实验评价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主要由课前学习、课堂交流合作和课后反思3个部分组成。这种创新教学模式有别于我国传统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演变,使课堂变成了一切皆为教室。这是翻转课堂的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实验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FFB108063)
【分类号】:G642.3
【正文快照】: 0引言2011年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课堂“翻转”成为现实,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制作视频来传授传统课堂上的概念和知识,把灌输式讲课所耗费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金;;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SNS网络英语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刘黄玲子,黄荣怀;CSCL中的交互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 刘正;;构建体育院校辅导员SNS网络平台的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5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9期
6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赵呈领;贾永娜;程明凤;;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8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9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10 郑小军;张霞;;高效网络化学习:理念、路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翟蓉;冯u&中;;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设计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夏金;;大学英语开放式后续课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王刚;;媒介素养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进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斯琴图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6 查小红;;中美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异同分析[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7 张少卿;李雨锦;;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训的绩效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8 卓么措;罗江华;;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5期
9 李华;杨伟民;;中美信息化教育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曹晓明;林君芬;;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莎;宋化民;;浅论“翻转课堂”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应用[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民;面向网络社区聆听客户声音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卜红丽;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9年
3 庄文献;高等医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林;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芳芳;提高汶川震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春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天敏;农远工程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俊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梅;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春辉;青浦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曹淼孙;董启清;;我国体育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J];今传媒;2009年04期
4 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当代传播;2009年03期
5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8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9 邹佳媚;;“80后”网迷心理分析——以私人博客和“校内网”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07期
10 郑宇钧;林琳;;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悦;;高校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零月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J];广西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3 李文俊,张春虎;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建构[J];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薛勇;费向阳;;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刘瑜;马云伟;陈希;;浅谈高校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6 马广原;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姜韩;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罗发奋;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建设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陈榕芝;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人才问题探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荣曼生;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长缨;刘侠;王春义;赵敏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院校的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闵志勇;;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姜忠元;焦景林;;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孙芸;;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5 ;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雅;董立泉;胡摇;赵跃进;郝群;宋勇;;自主创新实验课程的研究与探索[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福春;;黑龙江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8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吕淑平;管凤旭;马忠丽;;巩固和深化本科教学评估成果,依据理念建设实验室[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杨冬晓;;高等院校四学期制的某些特色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萨日娜;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梁缨(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钟伟;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张宝敏 肖珊;适应“融媒体”时代 培养“全能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通讯员 董剑戟邋记者 彭德倩;课堂“进”企业 学生勤“动手”[N];解放日报;2007年
6 南昌大学马列思政部主任 胡伯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N];江西日报;2004年
7 严少卫;南京医科大学:实践考试不合格不能毕业[N];健康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尹瑶;在新的起点上奋飞[N];乐山日报;2006年
9 郭小川 张宏宝;用发展的理念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蕙;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角色[D];中南大学;2004年
2 洪晓峰;教育硕士学科资源库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力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新业;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郭永光;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轶群;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兴波;基于信息素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楼悦超;综合院校艺术实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9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