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交往的偏失及其对策——基于课堂提问话语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学交往的偏失及其对策——基于课堂提问话语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课堂提问这类话语事件出发,着重考察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性交往活动,并从中揭露出教师教学言语背后的交往偏失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为探索出解决的途径作一尝试。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交往 课堂提问 话语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教学交往内涵的再思考与课堂提问话语视角的提出人们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是个逐步加深的过程,先后分别注重于四个层面的理解:作为单纯教学背景条件的交往;作为教学手段、方法的交往;作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的交往;作为教学本身的交往。[1]但当下教学交往并不限于“本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姜秀珠,闫海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邢雪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7 刘春花,周月朗;论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目标取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廖爱华;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牟映雪;论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观、教学方式的转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吴建厂;詹敬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视野中的批判[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2 刘国齐;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3 王朝阳;全球化与价值冲突[D];苏州大学;2001年
4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宇玲;语言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文东;对创新的哲学探析[D];苏州大学;2002年
9 郑学英;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言语互动的基本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洪波;;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建构[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韩红;论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途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J];学术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 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曹萍;;语文课堂中的和谐提问艺术[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3 刘建华;;如何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加工[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4 邓晓明;;浅谈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5 曾滟;;巧用提问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新西部;2010年01期
6 黄惠玲;;提高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职业;2010年06期
7 徐芸;;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技巧[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8 邱石敏;闫翼明;卓红彬;;化学课堂上如何转化学困生?[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9 聂光辉;;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的美术课堂提问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10 陈志扬;;浅谈体育课堂提问中有效性评价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中;;教研组是我专业成长的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李有斌;;在边远地区历史课中正确运用谈话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王洪钢;;浅谈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提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4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邹国强;;数学课堂因动态生成而更精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陈育梅;;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马丽;;运用ISO 10015培训标准完善学习型组织师资培训体系[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王宇;海洪;刘永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邱兵贵;;薄弱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黄婉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华蓉;宜昌五中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红桥区教育中心 马文娟;浅谈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顾玉珍;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四川省安岳县通贤镇八里小学教师 杨胜友;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N];西藏日报;2010年
5 黄梅县大河镇二小 朱留兵;浅谈课堂提问[N];黄冈日报;2010年
6 纳雍县沙包乡永安小学 高含;浅议数学课中分层教学法的实雄[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林金炎广东潮安县金石大寨中学;课堂教学 应给学生留下什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兴平市初级中学 陈西进 刘超库;在有效教学中有效提问[N];咸阳日报;2010年
9 宝塔区柳林镇中国水利希望小学 张震;课堂提问的艺术[N];延安日报;2010年
10 马婧 滦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如何加强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林;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雷霞;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郑雪莲;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旭;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聂丽英;中学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国华;论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玉梅;中外教师EFL课堂提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可;教师提问对英语课堂互动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燕;协商式提问的运用及与传统型提问的对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学交往的偏失及其对策——基于课堂提问话语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9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