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套具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02 09:06

  本文关键词: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套具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是一个面向深度知识建构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通过结构化的工具套件支持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实现"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落实面向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基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知识建构(CKB)的基本理念,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更加注重对个体和群体的学习过程中文化变量、协同机制和认知机制的支持,从而实现学习系统中个体与群体在信息和知识场域的互动与协调,指向课堂知识创新。本文系统分析了协同学习的三个基本阶段,即信息汇聚、群体思维和知识建构,阐释了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概念框架,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支持套具,为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协同学习技术系统 知识建构 套具设计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协同学习系统及其技术隐喻协同学习系统是一个由社会要素和技术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以达成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的学习支持框架[1]。基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知识建构(CKB)的基本理念[2],协同学习系统通过激发学习情境中的多个场域空间,并在相关通信机制的支持下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构建基于评估的课堂教学新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小平;基于协同工具的课堂可视化知识管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柳延东;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颖;甘肃省中等卫生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英;基于虚拟社区的中小学教师知识共同体构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董革非;颜晓川;;论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所体现的人类思维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甘永成;Web协作学习与CSCL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6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教育技术的实践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9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10 田也壮;张莉;方淑芬;;组织记忆的多层次、分布式构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彤彤;马秀峰;;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向华伟;;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及影响因素[J];重庆与世界;2011年11期

3 胡华进;莫永华;仇雪梅;;PowerPoint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广西教育;2011年21期

4 余桂芳;;利用交互技术促进课堂互动教学——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应答反馈系统应用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5 莫冬敏;杨素娟;;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蔡晓云;;基于知识的在线考试系统题库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8期

7 郭永志;;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8 张建华;张阳;宋丽英;郭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0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电教站 封士将 广州市骏景中学 容梅;有效整合的应用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王珠珠;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N];经济日报;2010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柯清超;中小学生学习方式面临重大变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钱冬明;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娟;区域性在线教师培训的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华;Wiki环境下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静;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汤轶辉;基于网络的“学校群”教师实践知识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艳艳;促进知识建构的虚拟学习社区动物学交互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8 康学军;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杨惠;CSCL中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雪云;基于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交互活动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套具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09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