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
本文关键词: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哲学研究正在遭遇方法乃至研究性上的质疑,原因是教育哲学研究并没有应用现代研究推崇的规范化研究方法。从目的和方法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又需要通过对教育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来获得。因此,教育哲学研究对整体性把握教育事物的追求决定其在方法上具有以下基本定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性把握事物的方法;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处理对象是命题;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环节是命题收集、整理和再表达。教育哲学研究在方法上的这种基本定位最终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逻辑推理方法,既可以有传统的演绎逻辑方法和归纳逻辑方法,又可以有以逻辑推理为内核的概念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教育哲学研究方法 逻辑 整体性把握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对教育哲学问题非常感兴趣的教育学专业王同学为申报学校科研资助项目,选择“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研究主题,却在填写申请书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她不清楚如何填写申请书的研究方法部分。因为这个研究主要借助对相关理论观点的演绎来进行,而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5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曹前贵,黄孝玉;新课程视野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刘晓琴;从北大“末位淘汰制”看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特点[J];成人教育;2004年02期
10 王澍;;批判与超越:论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新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新;;竞技健美操技术概念及分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3期
2 杨武金;贺海峰;;墨家“三物逻辑”及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职大学报;2010年01期
3 孙中原;;含英咀华读《墨子》——论墨学精华[J];职大学报;2010年01期
4 杨红玉;;胡适别墨逻辑思想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永春;;杜国庠与近代墨家辩学的比较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翼飞;;法律推理不确定性的内部溯因[J];求索;2010年01期
7 杨雪芹;;重读经典:罗素的摹状词理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翟锦程;张栋豪;;明清时期西方逻辑学的传入与发展[J];前沿;2010年02期
9 龚启荣;;充分条件关系及其两个特异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王希杰;;一部研究比喻的好书——《比喻新论》序言[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肖朗;;近代西方教育导入中国之探源——艾儒略与明末西方教育的导入[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3 贾春华;;方证相应研究[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4 邹诗鹏;;启蒙的边界[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Enlighten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Reevaluation[C];2009年
5 肖朗;;近代西方教育导入中国之探源——艾儒略与明末西方教育的导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梅万方;;综合医学-新系统方法论探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庆璋;;老年更显睿智:事实的言说[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9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陈群;;解读爱丁堡学派布鲁尔的自然主义数学思想[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邦凡;科学史与逻辑史的交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律师 李斌;什么是道德风险(一)[N];中国保险报;2010年
3 金中;话中有话的语言陷阱[N];天津日报;2010年
4 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赵荣波;给中医学自身发展开个“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北京市大兴区 李恒领;中医科普宣传当关注受众思维方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小宁;因明绝学,亟待抢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弗兰斯·H. 范·爱默伦 《论辩》编辑部,焦兵译;《论辩》:一份有关推理的国际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新美;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N];科学时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王东;读书训练思维一定有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10 林可济;从黑格尔研究到新“万物一体”哲学观[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家方;从“理性的颠倒”到“实践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6年
2 姜佑福;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淑静;If条件句与常规关系[D];河南大学;2005年
4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7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丽坤;俄语术语研究:术语的性质、语义与构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王学芳;基于格蕴涵代数的格值逻辑及其模型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树蒂;从逻辑学视角看判决性实验及其纷争[D];燕山大学;2009年
2 李宇宁;同一律及矛盾律的中西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高艾华;试论因明的实用价值[D];燕山大学;2009年
4 张敏;古代汉传因明史述略论[D];燕山大学;2009年
5 周振权;黑格尔知识理论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勃;法律推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7 王海龙;论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培养[D];燕山大学;2009年
8 柳劲;自然语言否定的逻辑思考[D];湘潭大学;2009年
9 朱银花;回溯推理及其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运用[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刘文磊;《墨子》的文学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1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