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3个县为调查现场,对同居住地、同性别、年龄相差±3个月的7岁以下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1配对,对调查对象进行心理测查。【结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差,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方面(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管理,提高抚养人的监护意识和养育水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作者单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入城市打工,造成亲子分离以及家庭结构完整性的破坏,使留守儿童赖以生存、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父母双方缺位,尤其是母亲监护缺位的情况下,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6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7 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8 蒋平;;从学习习惯不良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困惑[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蕊;宋楠;;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唐钧;;农村“留守家庭”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艺;高健;史鸿桦;;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广聪;;关于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思考[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荟;;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考察与思考[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沈敏;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系统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柳倩;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佐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与教育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雪;大学生生命控制感、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力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菁;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能福;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孙颖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林晓霞;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教育策略[D];苏州大学;2009年
8 童秋萍;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开奇;影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作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的因素及机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葛秀杰;延边地区汉族留守儿童心理韧性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志红;关于农村打工族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2年09期
4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5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年22期
7 一张;“留守儿童”[J];w挛胖芸,
本文编号:511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1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