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7-07-04 06:07

  本文关键词: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 创造力 教师创造力内隐观 教学行为


【摘要】:学校教育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渠道。运用测验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教师创造力观念和学校里创造力培养的教学行为进行探讨,并从三个方面讨论研究结果:探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特点;从教师创造力内隐观的角度论述教师观念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从课堂教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分析学校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途径。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完善教师关于创造力的观念、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学校教育 创造力 教师创造力内隐观 教学行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年度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82ZD002)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并强调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基础是要培养创新人才[1]。在2010年2月28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再次强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四林;林崇德;;中学教师创造力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1期

2 王静;陈英和;;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3 胡卫平;张淳俊;;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4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存峰;曹光法;葛明贵;;当代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心理分析与培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李修元;创新学习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英和;张淳俊;;基于跨学科概念图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江金波;刘泽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理工科背景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5 赵尚松;近年来“创新教育”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静;陈英和;;大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对问题解决水平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4期

7 刘红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内涵与素养[J];中国人才;2002年05期

8 杨彦文;;成人远程教学创新发展的对策性思考[J];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9 李芒,陈丽,吴u!;对远程教育的现代教学理论问题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陈弘;章小纯;;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军;魏秉国;王素霞;李利珍;王殿宾;;在高职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吴明波;戴端;;浅谈设计艺术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A];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陈建明;;化学实验改革与创造性人格塑造[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吴明波;戴端;;浅谈设计艺术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杨健;建筑学理论形成方法[D];重庆大学;2010年

5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概念图之物理教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3 张波;中学生创造性培养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红亚;我国成人高教教学模式改革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6 杨祖能;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分析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美玲;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晓晖;创新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颜素文;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黎春秀;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崇德,辛自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蔡华俭,符起俊,桑标,许静;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Ⅰ)——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3 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友林;;正确对待学校教育[J];教师;2011年21期

2 时晓玲;;丑小鸭变白天鹅——一个发生在北京朝外的教育童话[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3 常宏;;试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本期精彩言论[J];基础教育;2005年06期

5 韦清;学校不是作秀场[J];基础教育;2005年06期

6 岳拴起;;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学周刊;2011年30期

7 张辉;;学校必须重视传统美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8 李敏;;浅谈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9 朱兴妹;重视对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我区外来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J];中学教育;2003年11期

10 李晓玲;;学校公共关系初探[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国;;提高教研质量,从做课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李霜叶;;服务与生存——新时期教师角色小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4 陈莉;;三结合转化潜能生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沈慧;;探索和收获——木渎第三小学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莉萍;;转变教学行为后的实践与收获[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刘宝会;;新课程下不当教学行为浅谈[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4 何捷;请不要假借父母的名义[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子长县东风小学 葛润娥;改善教师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的倾听意愿[N];延安日报;2011年

6 西南师范大学学通社 陶丽;当网络到来的时候,,学校教育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白石洲中英文学校校长 兰金仁;学校教育应当做些什么?[N];深圳商报;2004年

8 董晨 顾德宁;学校教育润物细无声[N];新华日报;2004年

9 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党委书记 李志春;忠实履行神圣使命 扎实推进学校教育[N];大同日报;2009年

10 鸣琦 赵力;大学生怎样看当前的学校教育[N];陕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芳;中小学教师创新观获得途径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宗斌;高校教师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葛瑞红;对本族语英语口语教师和非本族语英语口语教师教学行为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陈茉;数学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归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易浩萱;职业学校饭店英语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孙来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16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16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