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从概念的界定、测量、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儿童问题行为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儿童问题行为的两种观点取向进行了述评,指出应以生态系统发展观解释儿童问题行为,应努力开发适合本土文化的量表。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儿童问题行为 量表 影响因素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一、儿童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自从1928年威克曼(E.K.W ickman)最早开展儿童问题行为研究以来,学者们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林格伦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被认为是经典的,问题行为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集体发挥有效作用),或者说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2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3 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5 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6 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7 陈会昌,张宏学,阴军莉,程小青,王明粤;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8 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中国家庭中的亲子互动行为与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10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岳启;周宏;;农村“留守儿童”与和谐农村的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秦楚;;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袁再臣;刘磊;;家庭功能视野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尹秀艳;;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邢金萍;论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芳;刘成刚;;浅谈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朱观明;校园心罚现象评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黄兴林;毕节市城区初中生问题行为研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3期
10 张剑;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倩云;;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陈日升;;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於遒;;良知伦理视野下的叶圣陶教育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鹏忠;;流动人口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透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魏成菊;;汉、蒙、哈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10 陈攀;汤永隆;王大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森林;中职生厌学问题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郑秋芳;信息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9 管永权;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向阳;青少年犯罪问题与家庭教育[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赵维贤;;问题行为[J];父母必读;1996年01期
3 张应立;家庭缺陷与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1期
4 卓东炳 ,许勤伟 ,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2年01期
5 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08期
6 徐大真,杨治良;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衔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年犯罪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8 叶春芳;体育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调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蔡建红;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3期
10 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琼华;;广州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2 石岩;陈玉璞;;健身房消费者健身活动风险认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3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梅智涵;周兴高;吴海艳;蔡丽君;胡艳荣;周婧;;大学生宿舍电脑使用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及其探讨[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5 王琪;;西方社区心理学中的赋权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6 李梦霞;;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7 刘志芬;;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9年33期
8 喻道军;叶丽杰;刘哲音;郑晓南;;高校教师生命质量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吴洪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朱华华;;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大均;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谭萍云;;糖尿病足病人焦虑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柳春红;段纪俊;夏江;龚洁;周敦金;;青少年节食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彭秀芳;;中国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郭宏卿;汤文决;宁采珍;赵明娟;;NICU家长支持量表的初步编制研究[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余毅震;史俊霞;吴汉荣;;DIAS攻击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宪;内在而深沉的力量表征[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刘雷;运动消耗热量表[N];深圳商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海霞;疲劳可以自我评价[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干预血管病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郑辉;现金流量表的预警效能[N];财会信报;2005年
6 陈娟;谨防测试不科学[N];人民日报;2005年
7 王树铎;为中国热量表企业号脉[N];中国工业报;2004年
8 刘凤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实施设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铮;相对危险预测量表对心脑血管病防治有重要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周凤学;浅议市政施工企业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N];建筑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服装品牌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2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赵倩倩;河南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影响因素的二水平模型[D];郑州大学;2011年
5 施兰来;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常晓晓;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程建华;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8 张桥艳;航线收益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9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马冬敬;目录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9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4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