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分析的范式特征及其研究路径
本文关键词:教育政策分析的范式特征及其研究路径
【摘要】:教育政策分析的范式特征包括四个方面:教育政策分析是一个科学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研究领域;教育政策分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教育政策分析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教育政策分析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教育政策分析的研究路径包括政治学路径、经济学路径、社会心理学路径、马克思主义路径、系统科学路径和现象学路径。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分析 研究路径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谐语境下的利益集团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No.07CZZ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等教育问责制度国际比较研究”(No.07JC880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11.8
【正文快照】: 从教育政策理论发展史的维度来说,教育政策分析是一个晚近的研究领域,但是教育政策分析在现代诸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态势下,借助新兴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活动蓬勃发展,而教育政策分析是贯穿于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关键环节,所以深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虎;孙启林;;试析利益集团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若然;郭凯;;教育立法与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陈家颐,尤建国;WTO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5期
3 崔士民;;从国家权力的性质、分配、组织看国家与教育的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杜媛媛;;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王琴华;;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主体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邓传德;储著斌;;基于高校章程视域中的政府角色[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7期
7 李志杰;;“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利益分析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8 马爱兵;;高考作弊为何屡禁不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0期
9 冯志军,潘爱华;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和民国大学院制度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3期
10 陈流汀;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行政职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J];改革;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瀛;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效益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小宝;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的实施过程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桂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D];西南大学;2011年
4 乔卫丽;关于教育政策学科名称歧义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志中;基层教育民主:推进基层政治民主的路径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李红娟;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枝琳;云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开放化的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景松;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4年
9 陈玉云;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现状与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慧芳;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爱萍,肖玉敏;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制约因素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学理辨析:一种研究路径的澄明[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胡业生;;中西方对科学精神研究路径的比较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黄迎新;;理论建构与理论批评的互动——美国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研究二十年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吴洪富;;国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四种路径[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5 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陈治;从市场失灵、市场失衡到国家干预——经济法研究路径的再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杨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路径探略——以墨子思想研究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程泽时;;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学的研究路径[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黄月琴;;“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传媒研究中的运用——范式反思与路径检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潘丽君;;论“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声乐艺术研究路径[J];文教资料;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励;;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杨文亚;;“中国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雅兰;曾晓思;苏国文;;原始性创新的研究路径、方法探析——以生理学及医学领域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朱浒;;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6 张群峰;马磊;卢春山;李小年;;Pd/C催化剂影响3,4-二氯硝基苯加氢选择性的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谭同学;;近期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综述[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9 J.Laperre;钱樨成;;纳米技术与纺织工业[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林兴初;;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基于台州农民现代化演进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业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潜入真实的经济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吴江;股东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偏好[N];证券日报;2003年
3 邓正来;“诅咒、发誓”引发的法学思考[N];北京日报;2006年
4 张洪彬;社会史方法下的知识分子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张朝松;“回到马克思”:意义与承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厉光华;审计理论研究的新拓展[N];人民日报;2005年
7 刘九洲;一千年前的皇家婚礼用画[N];南京日报;2007年
8 高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9 永胜;读栾梅健《纯与俗:文学的对立与沟通》[N];文艺报;2005年
10 曾;SOBOT是钢铁业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西欧1990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SSP)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聪;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黄凌;战略性进入壁垒视角下我国投资银行业竞争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李琳;中国银行业市场化与监管政策: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8 牛振宇;比较与借鉴:刑事第三审程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朱晓U,
本文编号:551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5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