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下的青少年情绪发展
本文关键词:社会变迁下的青少年情绪发展
【摘要】:根据大量关于情绪调节及其相关变量发展的研究,本文对社会变迁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情绪智力以及情绪调节态度的发展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时,根据情绪研究和发展研究在方法上的特点,指出了情绪发展研究的挑战并提出了方法上的改进——追踪法研究和时间取样法研究。最后,介绍了有关青少年情绪发展追踪和时间取样的实证研究,通过其会聚式的结果推论在中国当前背景下减弱调节策略是一种有效且具适应价值的调节策略。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变迁 青少年 情绪 发展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经历着许多重大的变化。社会变迁所触发的所有改变对个体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日渐丰盛促进了个体的发育;而社会文化的转变则为个体发展赋予了特定的时代意义。人们关于社会变迁对个体发展影响这个问题的关注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2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3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4 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蔡玉军;罗国芬;邓喜芬;;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J];青年探索;2005年06期
6 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年07期
7 罗国芬,蔡玉军;从非社会性行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罗国芬,佘凌;试论儿童教养方式"问题化"的对象——兼论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关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10 黄俊霞;周春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4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5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丽颖;朝鲜族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淼;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孙月玲;中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武强;农民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4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6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7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沈杰;傅小悌;陈捷;;浙江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周敏娟,姚立旗,王蕾敏,徐继梅;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长篇》征稿启事[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1期
2 张穗华;;《沉思录》的沉思[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3 张立国;;衔文化生态 筑理论新巢——读《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李慧;;关键期假说与儿童第二语言学习[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5 张凤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5期
6 万彩艳;;音乐心育艺术刍议[J];音乐生活;2010年03期
7 擰娜;;《发条橙》中音乐与暴力犯罪的关系及其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厂商+新品[J];中国摄影家;2010年01期
9 钱翔;;论日本漫画对中国漫画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年04期
10 于双远;;清代小跨界市镇的政区分隶与合作——以清代江南章练塘镇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和;屠德;;试论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2 杨宪华;;青少年浪漫关系:研究现状及展望[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丁文超;;畅销书研究:基于社会心态研究取向的探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卿;;浅析巴茨的教育史学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张斌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解体之“谜”[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周晔;;教育近代化的积极推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之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8 宁欣;;汉唐中央官学学生成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9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10 张理义;宋梓祥;李光耀;涂德华;李宁;陈春霞;徐志熊;;地震灾区青少年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敬博;刑法立法要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协调性[N];检察日报;2010年
2 深圳市七色麻服饰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张雷;追逐梦想 真情守望[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农村社会变迁亟须理论和实践的回应[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关桂峰;从年夜饭品社会变迁[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农村社会变迁亟需理论和实践的回应[N];人民日报;2010年
6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薛江武;司法能动与被动:并不矛盾的并存选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湖北教育报刊社 夏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何以生生不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千山夕阳:王振忠谈徽州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邱敏 李颖;“80后”生存现状大调查[N];广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汝健 王华兵 本报通讯员 肖逢 谢婷;法院文化:东方风来满园春[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敏;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系统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4 李大海;政区变动与地方社会构建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炜;印刷媒介与15、16世纪英国社会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李恂;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学;2008年
9 程建伟;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代祺;我国城市青少年从众、不从众与反从众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连海;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童sセ,
本文编号:65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