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分子特征的失落与复归——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教师知识分子特征的失落与复归——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知识分子 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分子公共特征 教师专业化 分子特征 依附性 复归 社会批判 创新 背景
【摘要】:教师并非天然是知识分子,而是具备了相应的三方面特征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即自由漂浮与非依附性;充当社会良心、投注社会批判;为理念而生、勇于质疑创新。然而,在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背景下,由于对专业化的误读及推行的失当,上述几方面特征却在悄然消隐,教师专业化则呼唤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其公共特征的复归。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师知识分子 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分子公共特征 教师专业化 分子特征 依附性 复归 社会批判 创新 背景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在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因浓郁的专业情结而忽视教师专业属性之外的公共特征,进而影响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确认的现象。本文欲对教师知识分子特征展开历史回顾、现实状况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希望可以对促进教师知识分子特征的复归及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有所裨益。一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广林;中学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及其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晓红;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李意;爱德华·萨义德的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谭旭虎;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董绍才;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栋;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珊;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崔宇;中国、英国初中新教师入职教育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倪甜甜;山东省肥城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晨;家园、流亡、梦中的皈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矜;病之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杨;反思与祛魅:被遮蔽的当代中国先锋电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任丽婵;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吉四海;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素质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夏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关于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3 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4 张伟民;;教师专业化的整合趋向[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05期
5 陈建红;;在新课改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J];校长阅刊;2005年12期
6 付晓洁 ,刘秀江 ,宁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子[J];中国教师;2003年03期
7 刘红斌;;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8 孙阳春;教师专业化:以何为基点?[J];教育文汇;2003年06期
9 韩冬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趋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蒋艳;;教师专业发展刍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成净;;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生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之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汪家宝;;美国E-learning理念的产生与发展[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陆京秀;;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姚中学校长 葛云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N];光明日报;2003年
2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3 山岚小学 唐亚;加强读书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9年
4 顾琴;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毕景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抓住四个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杰;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校长 程和方;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9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1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国妮;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胜;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z巡,
本文编号:667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