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5:31
本文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学习模式 教育技术培训 模型 方案 评价
【摘要】: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迅猛发展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培训真正有效,真正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切实运用到实际教学应用当中,成为教育部门和社会相关培训机构所共同关注关心的问题。 本论文是将混合学习模式引入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当中,对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做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论文分六个部分介绍研究过程及成果。分别是: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教育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基于混合模型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基础。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基础和混合模式理论基础作了相应阐述。 第三部分是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存在问题、特点以及采取混合模式进行培训进行可行分析。 第四部分是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模型框架设计。介绍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模型框架。 第五部分是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前期分析、培训设计,并对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案及其实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 第六部分是总结,对研究的成果以及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以混合学习思想和混合学习设计模型为基础,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的软硬件环境以及人力资源,设计并开发了大量教育教学资源,并通过建设的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从而保证网络学习和面授学习质量,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从而使混合式培训具有真实可行的意义。培训活动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活动,培训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培训方案的设计也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使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做得更好。
【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 教育技术培训 模型 方案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11-13
- 一、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启动11
- 二、传统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大量不足11-13
- 第二节 教育技术培训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5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8
- 一、混合学习15-17
- 二、教育技术培训17-18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8-19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8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8-19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介绍19-21
- 第二章 基于混合模型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基础21-26
- 第一节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基础21-23
- 一、成人学习理论21
- 二、能力本位的培训理论21-22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2-23
- 第二节 混合模式理论基础23-26
- 一、混合学习23-24
- 二、移动学习理论24-26
- 第三章 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6-34
- 第一节 基于混合模式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分析26-31
-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26-27
-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27-28
- 三、受训教师的学习特点决定培训以混合模式进行28-30
- 四、社会迅速发展要求教师提高信息素养30-31
- 第二节 基于混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可行性分析31-34
- 一、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符合受训教师对培训时间多样化需求的要求31-32
- 二、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符合教师对培训方式选择的期望32
- 三、培训环境满足混合式培训需求32-34
- 第四章 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模型框架设计34-40
- 第一节 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设计原则34-35
- 一、以培训目的为导向原则34
- 二、将培训内容与学习者经验水平相结合原则34
- 三、努力为培训提供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的原则34
- 四、培训要进行适当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原则34-35
- 第二节 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设计依据35-38
- 一、RIT 混合学习设计模型35-36
- 二、Josh Bersin 的四个混合学习设计环节36-37
- 三、Intel 公司混合培训模型37-38
- 第三节 混合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模型框架38-40
- 一、培训组织形式解析38-39
- 二、培训媒体通道选择解析39
- 三、培训人力资源解析39-40
- 第五章 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40-56
- 第一节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前期分析40-41
- 一、分析培训对象40-41
- 二、培训资源环境的评估41
- 三、制定培训目标41
- 四、培训方式选择41
- 第二节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计41-48
- 一、选择培训内容41-43
- 二、开发培训资源43
-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策略43-48
- 四、设计培训模式48
- 第三节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施48-53
- 一、设计培训实施方案48-50
- 二、培训方案实施50-53
- 第四节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育技术培训学员考核评估53
- 第五节 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评价53-56
- 一、培训内容的评价53-54
- 二、培训方式的评价54
- 三、培训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54-56
- 第六章 总结展望56-59
-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56
- 第二节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56-57
- 第三节 前景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一61-63
- 附录二63-65
- 附录三65-68
- 致谢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倩;郑春厚;;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番禺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明凤;基于SNS的混合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玉倩;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6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