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消费的国际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服务消费的国际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服务 教育消费 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 国际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服务业在中等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民办教育规模、教育服务出口规模及其所占世界份额等方面与国外比较表明,我国教育服务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认为必须进一步适度增加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服务供给,加大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和改善教育经费结构,完善民办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弱势群体的助学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教育营销,以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教育服务 教育消费 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 国际比较
【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10209) 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10520320040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教育服务消费是受教育者为获得知识和技能对教育工作者提供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内容的非实物形式的教育服务产品有目的的消耗和享用过程,简称教育消费。由于教育具有育人、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世界各地在重视发展教育服务业的同时也注重教育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江帆;教育服务消费品生产问题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2 姜宁川;陈泽远;;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师;2007年06期
3 马卫红;;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8年08期
4 余晓玲;美国针对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保护措施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5期
5 陈至立;;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求是;2007年10期
6 王亚飞;;论“后过渡期”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战平;;美国营利性大学运营特征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陶叶萍;;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出口现状和市场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03期
3 孔峰;李志文;;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下的国家教育主权维护[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吴向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尾理论:从规模到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5 瞿华;论现代教育产业的形成与特征[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刘薇;;后危机时代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分析[J];北方经贸;2011年02期
7 李江帆;;教育费用攀升与投入机制改善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年01期
8 吴向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尾理论:从规模到质量[J];高教与经济;2008年03期
9 潘堂忠;;教育过度与教育不足并存:现象、原因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2年03期
10 张丽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薇;杨凤祥;;从提升教育服务竞争力谈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治理[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鹏;吴蔚芬;;服务贸易语境下国际分校行为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彭草蝶;;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基于四川大学的探索与实践[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君;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浩;试论西裔与美国的融合[D];青岛大学;2006年
3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周春红;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孟微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毕书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冯振家;城乡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马晓绛;基于学习活动的课程群知识库的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韩晓剑;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平等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何叶;亚太地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及其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文芳;;发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陈爱娟,任晓燕,潘敏娟;开放环境下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5 蔡贤榜;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特点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6 卢晓东;留学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何叶;亚太地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及其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4年01期
8 刘文;;GATS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1期
9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专题研究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最新进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Z1期
10 王亚飞;;论“后过渡期”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建东;;嬗变与创新:基于媒介技术变迁的家庭教育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军凤;廖其发;;推进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步伐——天津市静海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3 刘教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科学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4 李让恒;鄢平建;叶年洲;石自行;;“教育很大程度上靠累积”——浏阳市科学发展教育事业走笔[J];湖南教育(中);2011年07期
5 刘教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6 黄关春;;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根本战略[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5期
7 肖庆平;;创新理念 真抓实干 办负责任的教育[J];甘肃教育;2011年15期
8 黄孝玉;教师:另一类弱势群体[J];基础教育;2005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实现林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伊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兆君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摘要[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1年Z2期
10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大;;在新起点上推进地质教育科学发展[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马来平;;儒学必定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4 王宾;;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记正在崛起的《齐鲁护理杂志》[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友良;;努力推进成长时期毕节经济的科学发展[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6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持续发展的奥秘[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大纶;;论我国绿色商业发展的法律保障[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珍祥;马龙宝;;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A];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星吾;黄江海;;县级审计机关科学发展之路[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阳师范大学 张君;教育的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2 李晓新 高鹏;教育消费也须要维权[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临泽县教体局 张自国;转变观念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张掖日报;2008年
4 郑言 文君;推进解放思想,办人民满意的镇江教育[N];镇江日报;2008年
5 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市教育局局长 陆卫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于洪全;让市民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N];大连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娟;创新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N];桂林日报;2008年
8 实习记者 王铭邋唐莉;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暨庆祝教师节座谈会[N];陇南日报;2007年
9 朱敏;遵从“四个”导向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N];无锡日报;2008年
10 祝慧;教育消费呼唤理性回归[N];中国审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春芳;少数民族药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姜涛;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孔德威;劳动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阎莉;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虎峰;城市化过程中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3 冯焱;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凡平;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敬;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汪拥政;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章燕;关于草根NGO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金旺;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俊;论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许东文;论我国社会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1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1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