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分布式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建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本体的分布式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建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本体 协作学习 学习理论本体 协作学习支持系统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人机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协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协作学习发展状况,针对网络协作学习发展过程中出现无法有效地解决知识表示与共享问题,研究基于本体对协作学习知识进行建模。本文通过分析协作学习基本理论,基于基本概念、角色概念及角色持有者,研究学习理论本体的构建,给出了将学习理论与学习者发展关系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本体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协作学习系统模型,并重点说明了本体对学习系统的支持。本文把本体构建和协作学习、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相结合建立知识库,为协作学习系统实现知识共享与复用打下基础,并为协作学习系统的智能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本体 协作学习 学习理论本体 协作学习支持系统
【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8210221007语义自动化标注系统研究,072102210063基于Ontology的网络学习资源集成支撑系统研究)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计算机支持的网络协作学习研究倾向从“整合的学习”视角,着力探求其他学习技术更好地服务学习者在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意义丰富的学习活动,而不使其自身受制于身边的机器[1]。相对于其他学习技术来讲,网络协作学习应用较少关注基本技能学习和操作,更多地关注于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新宁;路新民;;国际视野中的CSCL研究与发展的十个主题——访CSCL研究国际著名专家皮埃尔·狄隆伯格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王晓东;高宏卿;;Ontology构建中概念与关系的获取与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7期
3 陶县俊;王晓东;;基于扩展序类逻辑的Ontology形式化描述与模型检验[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22期
4 郁晓华;祝智庭;;CSCL应用的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李刚;;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校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黄宝宏,丁俊武;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4 王洪渊;;语言学习风格研究和大学英语教师、教材与教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时春阳;;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摄影教学的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颖;梁海英;叶丽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薛利艳;;现代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的职业技能优化问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9 任彦军;单太林;张玉丹;;迁移理论在田径运动技能前馈学习环节中的应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2期
10 马艳芳;刘建设;;对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结构设计现状的研究与建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芦净;;案例教学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静;朱巧明;贡正仙;李培锋;;特定本体指导的信息抽取技术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晓学;从“惑”到“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铁安;基于笛卡儿数学思想的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志巍;CSCL中学习者学习行为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升日;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8 马娟娟;苏教版新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朱颖;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葛岩;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新宁;路新民;;国际视野中的CSCL研究与发展的十个主题——访CSCL研究国际著名专家皮埃尔·狄隆伯格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东;基于Ontology知识库系统建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宁五;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和电大图书馆服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梁玮;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3 李振华,李汉邦;网络教育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J];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4 刘家勋,关伟穴;网络学习心理因素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4年05期
5 庄秀丽;做优秀的网络学习者,给生命一个完整[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2期
6 黄晓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6年04期
7 ;CAI的基本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1996年02期
8 黄晓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原理和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1996年03期
9 覃祖军,倪友基;建构主义原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10 林阳;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新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喜童;;创新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6 傅文录;;火神派学习三点体会[A];2009上海·第三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7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文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兴化市陈堡镇初级中学 马永成;如何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8 天津复兴中学 吴奇;培养聪明的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马翠莲;我是个学习者[N];上海金融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朱晓申;大学英语成功学习者综合培养路向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7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赵蓉;论二语学习中的教师介入[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蓝;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健;基于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协同学习任务生成模型[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5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旭;汉语学习平台中基于BIRCH聚类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组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林;汉语国际推广网络平台策划[D];吉林大学;2012年
9 匡哲君;基于FP点击流跟踪的汉语学习者个性化分组算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燕;促进学习者注意的手段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4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1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