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15:3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路径分析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索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福州市大学生,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Amos7.0进行路径分析。结果积极、消极的应对方式,客观适应和主观适应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影响,解释了总变异的38.9%,积极、消极的应对方式通过客观适应和主观适应对心理健康症状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6和0.21,分别占总效应的59.3%和46.7%。结论引导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路径分析 大学生
【基金】: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重点学科发展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是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部门的关注。本研究利用路径分析明确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旨在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1.对象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峥嵘,陈龙;应对方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年03期

2 余晓波,张静平,唐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5年16期

3 曹霞;周建松;谢秀梅;;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9期

4 于丽荣,冯先琼;护理系学生学习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03期

5 余晓波,方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6 钱丽菊,钟霞,姜乾金;医学生特质应对与个性心身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7 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波;王芬;;山东某企业青年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1期

8 张敏;丁晓玲;童汉英;;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振涛;高磊;毛富强;;强迫症疾病行为的精神病理机制研究[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云云;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其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钱丽菊;大学生平时应对与考试应对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晓蕾;应激相关因素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4 黎少游;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薇;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薛朝霞;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7 刘秀娟;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占玉珍;江西高等院校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邹芙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运全;海军航空兵士兵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2 王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5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5 秦浩;陈景武;;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其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4期

6 杨明明;康复专业大学生心身健康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7 赵勇;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8 陈华;52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9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10 马弘,汪向东,新福尚隆,张津萼,王玉凤;少年生活质量问卷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蕤;温义媛;;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2 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1期

3 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4 赵亮;王静晗;;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5 杨颖;邹泓;余益兵;许志星;;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1期

6 黄喜珊,王才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教师效能感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7 井世洁;李西君;;初中生的抑郁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下);2002年S2期

8 孟沛欣,郭召良,郑日昌;应对的研究路线、评定和统计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9 赵玉芳,张庆林;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社会问题应对策略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10 周军,李菊成,熊南山,张瑞礼,邓定安,罗军;伞降医疗队队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航空军医;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作华;董薇;;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勇;张磊;张慧;;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农村贫困女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连杰;;飞行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虹;周海燕;陈淑云;程悦;熊汉忠;;北京市学前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压力问卷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丽君;;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俊;韩柯;施国庆;张丽杰;刘慧慧;马会来;阮峰;高省;刘伦光;唐雪峰;Lise Martel;Robert Fontaine;朱保平;曾光;;2008年汶川地震医学救援人员长期心理影响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学校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李春华;;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纪菁;影响青年成才的十大心理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心理咨询师 马艳玲;化解矛盾安享晚年[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葛新中;温州试点“心理体检”探查“情绪感冒”[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黄峥;走出象牙塔惠及千百万[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林勇强、于瑞丽;缓解压力:发泄?忍气?[N];广州日报;2004年

9 袁睿;职业女性心累[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志振文;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非典[N];中国石油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7 奚s,

本文编号:821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21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