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演进概述
发布时间:2017-09-22 04: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演进概述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基础教育一直是国家力量无法触及的领域,与此对应,农村教师也成为国家权力之外的"体制外人员"。在传统乡村社会,塾师阶层中的蒙师是农村教师的主体;近代以后,私塾、新式学堂、教会学校以及公办学校中的教师共同构成农村教师整体,其中前三类人群处于国家的体制之外。建国后,国家曾经试图将农村教师整体"体制内化",但限于财力不得不鼓励地方办学,此后民办教师人数激增,民办教师一度成为农村教师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以及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加大,国家开始有步骤地将民办教师转变为公办教师,同时大量清退了代课教师,最终从整体上基本实现了农村公办学校教师的"体制内化"。虽然农村教师成功进入体制,实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但是与其他体制内人群相比,他们又处于"体制内"的底层,是体制内的"弱者"。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制外人 体制内弱者 农村教师 社会地位
【分类号】:G525.1
【正文快照】: 葛春,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225002在我国,根据单位组织与国家关系的性质,单位组织可以划分为体制内单位和体制外单位。体制内单位主要是指全民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体制内单位包括三种类型:(1)党和国家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禾,吴小平;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2 朱力,王旭波,徐展;就业机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市场转型与不平等关系的另一面[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3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4 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春;;中国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演进概述[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S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898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9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