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22 09:46

  本文关键词: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适应 课业适应 同伴关系 学业成绩


【摘要】:目的探讨开学2个月后初一新生学校适应情况,以及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以《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5个班的初一新生(共282名)为研究对象,测量他们在开学2个月后的学校适应水平,以期中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探讨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 1从整体看,初一新生适应水平较好(4.202±0.564),其中课业适应得分最低(3.805±0.757);2男女生学校适应差异显著(t=-3.897,P0.01);3初一新生的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r=0.303,P0.01);4学校适应中课业适应和同伴关系对其学业成绩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15.109,P0.01)。结论学校适应水平良好,女生优于男生,其中课业适应最差,但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效果最好。
【作者单位】: 广东省邝维煜纪念中学;
【关键词】学校适应 课业适应 同伴关系 学业成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初一是中学教育的开端,初一阶段在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分化出大批的后进生,这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严肃的问题。发展和适应是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1]。学校是青少年在求学期间停留时间最多的场所,是学生主要的成长环境。有学者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李慧莉,顾永清;初中新生入学适应的发展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慧莉;曲靖市450名初中新生自我适应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1期

4 刘旺;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5 刘万伦;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同健;;基于数据检验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绩效系统微观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葛明贵;漆文烨;;青少年知识利用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刘敏岚;;农村青年教师压力问卷的编制与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6 姚洪章;;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7 张丽颖;李胜连;;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农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8 冯诚;陈景秋;;对雇主品牌要素构成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对理想雇主的期望调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张瑛;王惠文;;结构方程模型在系统综合评估指数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郝文杰;鞠晓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华洽;徐俊峰;;初级公务员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臧志彭;李廉水;;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3 王纾;;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言彩;韩玉启;;转换障碍对满意和重复购买意图影响的实证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陈晓红;王傅强;;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实证比较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许欣;王斌;;高校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现状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郑冬东;程岩;;基于权重K-Means聚类的定向营销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张凤超;尤树洋;;顾客参与、学习、享乐如何实现顾客满意——基于DIY零售业态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彭正银;包凤耐;韩炜;;双网融合视角下的企业治理绩效研究——基于连锁董事网与关联方网络的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亚军;和金生;张艺;;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凤阁;L2MSS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思志;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朱俊;面向价值融合的全面顾客参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产业链视角下种子价值分配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永凤;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及其绩效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翠林;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编制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召山;大众休闲品牌服装服务质量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磊;大型军工产品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宁吉凤;职场员工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李志,丁贻劭;女生大学生活适应性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5 刘志军,谭千保;高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同伴关系与其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6 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7 石艳玲;孙献文;;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34期

8 李春,杨渝川;儿童社会行为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李慧莉,顾永清;初中新生入学适应的发展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县304名留守儿童为例[J];青年探索;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玮;三—五年级蒙古族小学儿童自尊、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格茸拉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学校适应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余益兵;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红伟;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初中阶段学习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蓓;;4—5岁幼儿在园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07期

2 曲楠;;到底是谁在找朋友——我国中小学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3 刘剑虹;金一波;孙芳萍;;民营企业家子女学校适应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4 艾波;邓新洲;付慧娥;张荣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5 于小溪;郭成;杨玉帅;;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6 王芳;刘少英;;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及交往能力培养[J];幼儿教育;2011年07期

7 陈钢;;媒介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8 姚恩菊;赵璐;韩元亚;;初中生内隐、外显社会自我与同伴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9 于小溪;杨玉帅;;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3期

10 韦慧;;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李旭珊;娄秀红;;同伴关系与大学新生适应[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杨雪梅;邹泓;;小学生学校适应及其相关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田媛;周宗奎;;童年中期儿童同伴关系与同伴乐观性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建卫;陈会昌;王秋虎;陈欣银;;中小学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方格;;小学儿童对学校适应能力的动态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毛晓瑞;张日f;;团体箱庭游戏改善幼儿同伴关系的有效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志瑜;赵现中;;寄宿学校3-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郭黎岩;王洋;;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及其与教师互动风格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在兰;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校[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王守纪邋翟月;针对寄宿学生调整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尹国强 杨晓萍;儿童是独立的自由主体[N];光明日报;2010年

4 嘉兴市公路运管稽征处驾培科科长 尤虹;探索“放心学车、和谐驾培”的有效途径[N];嘉兴日报;2009年

5 北师大实验幼儿园 李蕊;请让我来帮助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杨威;“他的天才,,我的灾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林铭;福建中医学院促就业力度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马桂花;英国禁止垃圾食品进入学校[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蒋炜宁;父母应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养护[N];宁波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丽艳;云南省澜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性伴网络及吸毒同伴网络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8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建端;《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修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竹青;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龚玲;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亚莉;初中生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史海松;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娟;同伴关系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和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红芝;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毕珊娜;4-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合作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秀青;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同伴关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迎春;高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0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00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