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摘要】: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有些打工子弟学校不具有合法性,资金投入不足,办学环境较差,师资薄弱,学生流动性大等问题。本文结合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强调应给予符合办学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合法地位,多渠道解决打工子弟学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规范学校师资队伍,对学生的学籍实行动态规范管理。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打工子弟学校 公办学校 农民工 流动儿童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GH08257)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发达的地区流动人口刚性增长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受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的局限,一些流入地区公办中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红;杨东平;;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谭廷志;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8期
2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3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年01期
4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年05期
5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6 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谢光荣,刘永忠,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全国协作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1期
7 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丙奇;;打工子弟起诉政府,激活受教育权救济机制[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2 张梁;;“飘飞的蒲公英”不能没有“春天”[J];新西部;2011年09期
3 ;8月优异报道[J];青年记者;2011年25期
4 徐梅;苏希杰;乔芊;鲍宇辰;张森;梁辰;;消失的学校[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9期
5 杨东平;;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益北京需要向上海学习[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6 刘洁;;流入地政府执行“两为主”政策的责任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7 刘洁;;“两为主”政策的执行过程与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8 李亚军;杨兰;;项目合作:让打工子弟校教师享受到合适的培训——以贵州贵阳市四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1年07期
9 司徒伟智;;阳光雨露亟待均等化[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7期
10 ;广西:支持教师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间合理流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善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机会问题探讨[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雪梅;;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李雪梅;;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徐元锋;;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万宏刚;蔡维;;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有哪些吸引教师的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喻斌;;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吴恒祥;;流入地人群对流动儿童少年态度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付尧;;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研究——基于公平和效率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伟;民工子女就学有哪些政策[N];人民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唐子晏;飘摇在城市义务教育夹缝中的异类[N];中国商报;2006年
3 陈晓慧;进“公办”分歧在难易之间[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唐子晏;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行走在“存亡”边缘[N];中国商报;2006年
5 张书泽;风雨飘摇到何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记者 贾晓燕;海淀7000打工子弟享同城待遇[N];北京日报;2010年
7 张眉;多数受教育者认可打工子弟学校[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金勇;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N个理由[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覃明月;京城打工子弟学校调查[N];工人日报;2005年
10 本版编辑 赵秀红 柯进 余冠仕 柴葳 储召生;打工子弟学校“开”“停”背后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于珍;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北京市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向明明;打工子弟学校拆迁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秋月;在京农民工随迁子女升学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马宇飞;打工子弟学校社会资源动员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薇薇;中国的城市化与打工子弟学校的前途[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丽华;迁移·融入—城市公办学校中的随迁子女们[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法敏;“两为主”政策对公办学校管理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高雪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王培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城市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雪萍;打工子弟学校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0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0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