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评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14:32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 核心理论 研究脉络 得失评析


【摘要】:世纪之交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涌现。从纷繁复杂的素质教育研究成果中理清其核心理论的发展脉络,明确其得失,不仅有利于根据新形势和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任务,对素质教育理论加以提炼和深化,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明确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中的得失,有利于清除繁冗,优化理论结构体系,增强其逻辑性,更好地指导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素质教育 核心理论 研究脉络 得失评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与时代创新研究”(06JA880012)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由于素质教育研究者层次不同,为数众多,立场各异,提出的理论极其庞杂。为此,本文从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理论入手,梳理其发展脉络,评析其优劣得失,以便为后续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一、相关核心概念研究评析(一)素质概念研究较早对素质定义作出详细说明的是孙喜亭,他认为在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亭;民族素质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2 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3 燕国材;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2期

4 刘宏博,赵维贤;“八五”期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5 曾本友;;新课程评价从理念到操作转变的新探索——“四要素”耦合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7期

6 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5年12期

7 李培湘,李佳孝,彭华生,姚云,邓昌贵;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8 蒋建华;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9 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吴开若,陈东久;试析汨罗市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尚鹤睿;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邓易难;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发展评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史爱华;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发展趋势之我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郭寅;优化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3期

6 蒋冰华;简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J];安阳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7 黄允政;;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8 蒋国华,高李丽;“素质教育”的出现及其社会原因[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高谊;试析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荣新;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毕力格图;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亮;高中归纳课程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胜利;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兵锋;上海市浦东新区业余网球教练员素质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文渊;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践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珞琬;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素质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瑞伟;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娟娟;新评价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8 曹海燕;小学“减负”政策执行现状与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佳音;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农村籍大学生城市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肖坩;素质教育观指导下新乡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季;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建立[J];广州教育;1992年01期

2 庄佳骝;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J];教育导刊;1994年06期

3 张继安;谈“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向素质教育的转轨[J];教育科学;1994年02期

4 胡晓芳;现代教育与人的整体经济价值[J];教育科学;1996年04期

5 谢维和;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1996年01期

6 刘宏博,赵维贤;“八五”期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7 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8 陈孝彬;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4期

9 任小艾;陶西平谈素质教育[J];人民教育;1995年03期

10 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人民教育;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仙;素质教育实践三题[J];陕西教育;1999年05期

2 罗永忠;素质与素质教育:理性拷问与多元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田醒东;;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4期

4 马海霞;;浅析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的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5 姚云;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趋势[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6 王凤棉;;实践素质教育 着力教研教改[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2期

7 傅姝琳;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之浅议[J];教学与管理;2002年12期

8 吴志伟,罗丰志;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实践的助推剂[J];教育探索;2002年01期

9 杨汉国;素质教育实践中片面认识的辨正[J];宁夏教育;1998年12期

10 王玲;;现代教育应跳出思维怪圈[J];青年思想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征;;“现代科学劳动”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范畴和核心理论内容[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以岭;;脉络学说及其临床价值[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3 储朝晖;;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吕爱平;;中医现代化问题与可能对策[A];中医现代化科学研究发展策略[C];1999年

5 李宏;;浅谈切实坚持以科学的核心理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快速稳健发展[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姚卫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职素质教育体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盛林;;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王瑞峰;杨潇远;陶荣三;;脉络膜冷凝联合眼内光凝在巩膜外路网脱复位术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马培武;;我对中医科学性质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凌;素质教育实践的乐园[N];朝阳日报;2010年

2 舒丹邋小东 记者 志刚;搭建素质教育实践新平台[N];南昌日报;2008年

3 李刚;在实践中体验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谢裕宏(作者单位:如皋市袁桥镇中学);数学课上的素质教育实践[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杨九俊;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温恒福;用教育理论创新支撑素质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雪林;让教育激发城市创新活力[N];文汇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陈凤华;走进风雨大自然 开创人生新境界[N];济南日报;2011年

9 张 军;偏解核心理论带来“学术痛苦”[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云南省科协 王淑珍;从韦钰院士退却谈构建“创新教育”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金华;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辩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晨光;《内经》补泻刺法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4 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文军;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与实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李瑞;中国总经理影响力研究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8 高建明;基于实际控制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焦成焕;新货币经济学理论[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发展学生体质视角)[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2 王维;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合同的汉译[D];西北大学;2009年

3 彭郁;中法对话中回馈的使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费颖;偏序粗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贺庆;论叶延滨诗歌的上园道路[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明珠;蒙古文小说类型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湘衡;基于SCP范式分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绩效改进[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罗国建;基于J2EE架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1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