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类型、境界和道德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类型、境界和道德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的类型 教师的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教育 培养学生 使用教材 教育理念 以学定教 促进者 教育主体
【摘要】:教师有四类:以讲授教材为目的的教书者、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育人者、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导学者、以通过调控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筹划者。这四类教师也依次表明了教师的职业境界,前两者属于"以教定学"的教育,后两者属于"以学定教"的教育。根据"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教师是"促进者",其职业道德应该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价值坐标。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的类型 教师的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教育 培养学生 使用教材 教育理念 以学定教 促进者 教育主体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四类教师 第一类:“教书者”其教育表现为“教师在学生面前教教材”,教师是教育主体,教材是教育客体,学生是影响教师阐释教材的背景、场景和中介因素。教育过程是教师理解、阐发、诊释、传播教材的过程。教材圈定了教师的活动范围,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赐英;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蔡宝来,袁利平;南非教师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改革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李振峰;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4年19期
4 刘晓红;对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5 林世汉;世界性话题:教师教育引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张彬;《教师教育》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7 管培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准备高素质教师[J];人民教育;2003年17期
8 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9 袁贵仁;推动教师教育创新 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12期
10 高洁;浅谈教师职业道德[J];希望月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仲武;张素贤;;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英;王民;;利用心理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李庆华;;谈五年制师范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戴体俊;;药理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胶南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全员培训工作总结[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01年
9 李立芹;周小飞;;加强植物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陈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楼 李荣茂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农学部党务办公室调研员;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N];长春日报;2009年
2 记者喻兰、实习生张海茜、通讯员刘江武;昌吉市出台办法从严考核教师职业道德[N];昌吉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虹艳;青海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十禁”[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罗民;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势在必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戚业国;变革中的教师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6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启宁;杭州首推“教师教育券”[N];科技日报;2003年
7 记者 何威;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启动[N];吉林日报;2009年
8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9 记者 焦新;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江苏教育学院 章跃一;内涵丰富的加拿大教师教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国强;中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田宝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葛军;教师教育政策历史考察与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香玲;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三英;教师专业发展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少非;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方法与教学案例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14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1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