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近代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之沿革及研究述略

发布时间:2017-10-11 23:20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之沿革及研究述略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中国 教育视导制度 四川省 沿革


【摘要】:清末民初以来,在借鉴国外视学制度及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中央至地方的一整套教育视导制度,并出版了自己的视导专书。四川省紧随中央的步伐逐步完善视导制度,于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建立新型的教育视导网制度。但无论是就全国范围还是四川省而论,迄民国至今对教育的发展起着督促与建设作用的视导制度,还缺乏学界应有的重视。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关键词】近代中国 教育视导制度 四川省 沿革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教育视导制度①是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教育法令之推行,教育理论之实际应用与检验,均须藉助视导工作加以推动。视导人员出外视察时,负有考查各地教育实施状况、办理教育方针、宣达教育政令之责任。教育行政当局则根据视导人员的视导报告,对教育人员及教育政策等进行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聂好春;;中国近代教育督导发源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士锲;杨廉被蒋介石下令枪决的内幕[J];江淮文史;1996年01期

3 吴丽君;关于四川推进义务教育发展(1912-1939)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库热西·艾海买提;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巧凤;;论中小学教师人性化管理的实现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张赛群;;近代海外侨教视导制度探析[J];八桂侨刊;2010年01期

3 杨敬杰;;对高等职业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沟通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毛森彪;;教学督导机制促进“三风”常态化的数据仿真与模型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周振海,李艳平,陈健;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析[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彭佳红;邹冬生;陈玉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7 李泽民,潘琪;大众化时期高校教育督导工作初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谢妙芳;浅谈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9 陈玉琨;霍益萍;;治学精深 事功有成——记教育学学人江铭教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苏君阳;;我国区县教育督导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军;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1912-1937)[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卫东;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苏国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勇军;县域内督学责任区模式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蓓;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健;我国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葳;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成武;我国新时期教师评价的制度化历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雯卿;上海市A地区与英国英格兰地区教育督导的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敬文正;桂林市市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成俊;澳门私立中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校本管理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咏雅;MARY SUN;澳门私立中学教师过重工作压力来源及负面影响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正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贤君;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发轫年代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谈抗战时期四川国防工程建设征用民工的经费来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近代中国教案研究》即将出版[J];天府新论;1986年06期

3 卢勇;;论近代国内市场问题的特殊性及原因[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玉茹;;城市批发物价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谭德兴;;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儒学之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胡珍妮;;从近代中国各大学校训透视大学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陈仕中;黄英良;;近代中国房地产行业组织合法性探究及其现实思考[J];求索;2007年05期

8 金兵;;近代职业指导运动的实践与反思——以上海职业指导所为中心的考察[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张淑红;;略论近代中国对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改造及其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潘越;;近代“烟草大王”简照南与留学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彦华;透过中山路可窥未来理想社会[N];中山日报;2009年

2 傅国涌;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世相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驻天津记者 李佳;进一步做大“近代中国看天津”品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李景端;福建:近代中国翻译家的故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近代中国的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平 母克勤 张璐 通讯员 刘玫;打响“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N];天津日报;2005年

7 刘梁;近代中国早期的地质学文献[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韩亚光;近代中国的两种趋势[N];团结报;2010年

9 宋钻友 本报记者 陈恒才;近30位香山籍名人叱咤上海滩[N];中山日报;2010年

10 马照南;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兵;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猛;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及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孙庆国;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8年

3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华平;中国民营铁路及其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唐波;近代中国和印度农业商品化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季剑;近代江苏职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袁秋芸;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9年

9 赵锴;“壳资源”及买壳上市研究——兼论对四川省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利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陈真;四川省公安民警心理教育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1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