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之反思
本文关键词:隔代教育之反思
【摘要】: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孙辈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在我国,隔代教育历史已久,今天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一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拼出一番事业呢?本文认为隔代教育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利的因素,要善加调节,把握一个度,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隔代教育 亲子教育 社会问题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所谓“隔代”是指“祖孙关系”,“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教养活动和方式”。比如在外工作的夫妻因工作忙,把孩子寄养到父母处或岳父母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孤儿,由祖辈带孙辈过日子的,都属于隔代教育[1]。“亲子教育”是由父母对孩子直接实行教育。一、隔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红梅;邹先云;;新时代的隔代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2期
2 张瑞;;透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7期
3 宋煜;;隔代教育之反思[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谢一帆;;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隔代教育[J];教书育人;2008年30期
5 吴旭辉;;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年Z1期
7 沙思佳;;关注留守儿童 优化隔代教育——以西乡县大沙村为例[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8 杨娟;;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教育”的模式初探——基于湖北省南漳县S村的实证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刘晓亮;;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剖析[J];科技广场;2008年06期
10 谭朝晖;;多把阳光洒向他们——关注隔代教育环境中的离异家庭孩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秦丽丽;;我家有个不快乐的小孩——混合型家庭个案[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慧中;侯玉波;;亲子关系、思维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欧伟;为中国亲子教育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顾娜;妙用性格 成就孩子卓越人生[N];贵州政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荣锋 实习记者 王鹏;“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谈教子经[N];发展导报;2008年
4 陈万民;3000家长接受“亲子教育”[N];上饶日报;2007年
5 林燕英;“亲子教育”走进校园[N];中山日报;2007年
6 记者 秦志勇;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呼吁 建立正确理念 引领亲子教育产业做大做强[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卢志友;请帮助“留守生”[N];自贡日报;2005年
8 记者 康磊;为我市文化产业增添新活力[N];长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淑洁;家庭因我而幸福[N];延边日报(汉);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余小乔;3个城里孩子的“沉重账单”[N];蚌埠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杨雪;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刘田洁;新型幼儿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幼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唐开聪;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学业拖延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5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9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