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9:00

  本文关键词: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企联盟 产学合作组织 创新模式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合作行为大量涌现,已逐渐成为推动世界各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的产学合作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产学合作的研究特别是对产学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对我国产学合作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对国内外关于产学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产学合作组织的概念,以组织理论和战略联盟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论文通过系统考察国际范围产学合作的发展历程及产学合作组织的现状,,审视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其问题,将其最为突出的问题归结为技术开发环节十分薄弱、实体联盟形式还未全面开展、大型企业的参与严重不足这三方面,从而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聚焦到我国技术开发环节中针对大型企业的实体联盟产学合作组织创新模式。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两个产学合作组织案例的成功经验,分析提炼出“校企联盟”这一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构建出校企联盟的模型,并对其进行组织要素的设计和支撑环境的分析,最后为我国发展校企联盟提出对策与建议。 我国的产学合作组织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本文希望通过对产学合作组织创新的研究,为推动我国产学合作创新出谋划策,进而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校企联盟 产学合作组织 创新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3
  • 1.2.1 境外研究综述9-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2.3 小结13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13-16
  • 1.3.1 研究思路13-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创新点15-16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述16-26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8
  • 2.1.1 产学合作16-17
  • 2.1.2 产学合作组织17-18
  • 2.2 理论基础的阐述18-26
  • 2.2.1 组织理论18-24
  • 2.2.2 战略联盟理论24-26
  • 第3章 产学合作组织的现状及趋势分析26-45
  • 3.1 产学合作的历史及现状26-33
  • 3.1.1 产学合作的历史26-29
  • 3.1.2 产学合作组织现状29-33
  • 3.2 产学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分析33-35
  • 3.3 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现状及问题35-45
  • 3.3.1 我国产学合作及其组织的发展现状35-39
  • 3.3.2 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问题分析39-42
  • 3.3.3 解决问题的设想42-45
  • 第4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45-66
  • 4.1 国外案例分析─美国 I/UCRC45-56
  • 4.1.1 I/UCRC 概述45-49
  • 4.1.2 I/UCRC 的组织与管理49-51
  • 4.1.3 I/UCRC 的工业合作制度51-54
  • 4.1.4 I/UCRC 典型成功个案研究─BSAC54-56
  • 4.2 国内案例分析─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院56-63
  • 4.2.1 背景分析56-57
  • 4.2.2 研究院概况57-58
  • 4.2.3 研究院的运行方式58-59
  • 4.2.4 研究院合作模式的特征分析59-63
  • 4.3 启示与借鉴63-66
  • 第5章 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66-87
  • 5.1 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校企联盟66-68
  • 5.1.1 校企联盟的提出66
  • 5.1.2 校企联盟概述66-68
  • 5.2 校企联盟的模型构建68-74
  • 5.2.1 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68
  • 5.2.2 基本构想68-73
  • 5.2.3 校企联盟的几种形式73-74
  • 5.3 校企联盟的组织要素设计74-84
  • 5.3.1 目标75
  • 5.3.2 组织管理75-78
  • 5.3.3 制度78-83
  • 5.3.4 物质技术基础83
  • 5.3.5 人才83-84
  • 5.4 校企联盟的支撑环境因素分析84-85
  • 5.5 对策与建议85-87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7-90
  • 6.1 论文工作总结87-89
  •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8
  • 附录98-102
  • 致谢10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英;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管昌燕;高校竞技体育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陈蓓蕾;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胡珏;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工程训练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美芳;基于官产学联盟的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4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04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