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02 16:06

  本文关键词: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群体 心理问题 经济困难学生 资源占有 健康知识 资源分配 人际交往 教育活动


【摘要】:正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他们在经济状况、权益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享受、就业机会选择和身心健康、竞争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的境地,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1]本文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和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以及恋爱等方面受挫的学生。“特殊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具有某些相近的心理和个性倾向,表现为多疑、敏感、自卑感强、性格孤僻、思想保守、对事物认识偏激、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孤芳自赏等。他们承受压力的
【作者单位】: 桂林工学院外语系 桂林工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群体 心理问题 经济困难学生 资源占有 健康知识 资源分配 人际交往 教育活动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他们在经济状况、权益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享受、就业机会选择和身心健康、竞争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的境地,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1]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国忠;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5期

2 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平;;新时期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今传媒;2010年10期

2 陈建利;;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构建和谐平安校园[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泰丰;;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刘绮婷;浅谈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王珏;浅析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思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3期

6 童隆;;阅读疗法与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8期

7 刘丁慧;;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1期

8 周书文;;有效分析,促中职德育工作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9 钟丽霞;谢婕;高勇;;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特点分析与培养教育研究[J];大家;2011年17期

10 张辉;彭立学;;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玉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D];河南大学;2006年

2 黄文静;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彭卫民;高校特殊学生群体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晶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救助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常韬;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喻生华;基于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牛诗琳;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莉;大学校园中特殊群体的现状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3 陈正桂;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莹;王晶晶;;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2 洛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3 焦子国;;构建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4 庞志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5 张将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丹;;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何桂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8 陈芬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理论导报;2011年07期

9 姚爱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冯小明;;浅析学习目标偏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 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环;;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秀娟;;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杨柳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文卿;刘猛;;谈高校辅导员对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宋培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非小;袁贵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对策[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姚莉莉;“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海南日报;2004年

3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4 闫海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辽宁日报;2002年

5 徐宇江 宋莹 本报驻苏记者 朱金龙;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文汇报;2004年

6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外交部干部 陆苗耕;高失业率阴影下,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降[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徐翠兰;谁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发展导报;2005年

10 杨扬;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贵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盛会莲;唐五代社会救助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5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6 唐楚生;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涛;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王甲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伟霞;应激生活事件对广西师大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化小峰;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美欧;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王一卉;音乐团体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王筱芽;基于Web的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助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2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32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