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用手机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运用手机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传统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想随时随地获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分析新媒体手机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探究手机和现代教育相结合使用的可行性,以期运用新旧媒体来进行搭配,弥补现代教育中的缺陷,促进高校教育的继续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人类社会从古自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曾不同程度地支持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引入新的媒体。然而,当今社会对于教育及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彦魁;;新技术催生新媒体 新媒体拉动新产业[J];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10期
2 崔光佐,陈飞,陈虎,郭九苓;移动教育的理念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3 董爱琴,岳玮宁,崔光佐,汪国平;一个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现代教育信息平台[J];计算机应用;2004年11期
4 崔光佐,陈虎,李树芳;移动虚拟校园(MVC)的构思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钝;强昌文;;苏格拉底“产婆术”:法理学教学中的吸纳与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徐钝;;法理学讨论式教学的施行与改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董丽晖;谈数据库教学[J];安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4 郭翠菊;;论教师教育中教育学教学的“史·思·用”三维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杨凤玲;澳门学校教育改革的思考从终身教育谈起[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6 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7 付慧英;;中学生课外阅读与网络运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8 李作为;;新型教师必备的四大素养[J];成功(教育);2008年01期
9 刘仲全;知识观的变革与教育创新[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何林;论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洪首治;;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杨庆云;;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潮流[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淑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关渔;中学本色作文导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龙;基于WEB的校园移动教育服务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胡玮;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羽莹;基于多平台的汉语移动学习智能手机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杨向格;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变迁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宏博;新课改下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俊;中小学课堂对话教学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爱琴,岳玮宁,崔光佐,汪国平;一个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现代教育信息平台[J];计算机应用;2004年11期
2 崔光佐,陈虎,李树芳;移动虚拟校园(MVC)的构思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罗婷;江映霞;;“新媒体”进入高校的必要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9年08期
2 黄林昊;;开放教育对新媒体应用若干问题的探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刘春荣;;试析新媒体的融合及其教育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裘强;;试论新一代手机杂志[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黄鸣奋;;随才器使:论互联网艺术的媒体依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苟世祥;徐征;;论新媒体与体育产业的结合[J];新闻界;2007年06期
7 张旭;;浅议新媒体和艺术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8 黄鸣奋;;新媒体革命与西方艺术的激进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任龙飞;;北京奥运会传播的新媒体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10 黄鸣奋;;数码时代:新媒体革命与身份认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趋势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石峰;杨春霞;;网络新媒体与都市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前言[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诚;;第五媒体应用初探[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闵友钢;蒋慧钧;;抓住“技”遇 融合共存——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节目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6 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年
7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笑;;新媒体:重塑媒介产业结构的力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宋磊;;基于手机媒体特征的手机动画新观念[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志远;韩志国;;浅议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庆升;首部手机漫画书上线 无线新媒体产业链日趋成熟[N];通信信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姚志峰;合作如何定义 共赢怎样追求[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路修远;分众“短信门”暴露新媒体灰色地带[N];中国审计报;2008年
4 邓政宏;新媒体备战北京奥运谁将成为最大赢家?[N];通信信息报;2008年
5 严国萍 严俊;手机短信能否成为新媒体?[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岳伟;携手联通 九度掘金听觉财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7 许鹏;建构新媒体节目的策划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钱德拉;新媒体与商业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顾瑾邋通讯员 金小炬;杭州电信倾力打造“114新媒体平台”[N];人民邮电;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洋 黄娜;招标无忧 央视“笼络”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4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5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范帆;奥运会媒体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李明铎;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10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短信介入电视节目形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蒲晓飞;报纸与新媒体的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冷艳;“个人即信息”,手机媒体成就新生活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4 舒畅;手机娱乐[D];四川大学;2007年
5 赵艳丽;手机媒体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梁青;受众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动电视媒体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丁志雯;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厉恒;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吕s,
本文编号:1168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6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