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教师职业能力持续提升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7-11-24 11:00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职业能力持续提升的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职业能力 提升 途径


【摘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能力,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智能素质的构成层次,总结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社会,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能力提高的实质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能力,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一、素质决定层次——社会的潜规则个人素质决定了人的社会层次归属。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是社会正常、稳定运转的前提,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基础。在人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会梅;谢冬平;;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J];企业家天地;2007年11期

2 余奇;黄崴;;论校长的职业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郑立成;;优化课堂环境,培养心理品质,,提高职业能力[J];职业;2006年S1期

4 周丹;杨晓玉;;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优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10期

5 任志勇;彭克发;;行动导向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的因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自强,王浣尘;教师职业能力的现代构成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戴恒;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1年07期

8 崔月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 田玉军;陆季春;;教师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f ;;教师职业能力探究[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友仁;;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意识的更新[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王金道;;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多纬度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余峥嵘;;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凯;贵州商专“精耕细作”实现批量就业[N];贵州日报;2009年

2 崔继元 定西市卫生学校;“教”以“学”为先[N];定西日报;2008年

3 王继华邋任建华;职业教育家用文化的方式振兴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讴;学以致用 各得其所[N];人民日报;2006年

5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姜大源;法国:多证书的学校本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茅卫东;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培训[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导);今天怎样当校长[N];北京日报;2002年

8 张君香;告别泪水和牺牲享受教育永恒的快乐[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杨妤;中韩职业教育“牵手”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翟帆;心理健康教育亟待“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4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双;教育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2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2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