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雅斯贝尔斯 交往教学思想 网络学习共同体 启示
【摘要】: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雅斯贝尔斯交往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对新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哪些方面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基于BBS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及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现代学习理论在提倡个别化学习的同时,也倡导协作学习,注重学习团队建设。随着网络教育的日益普及,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理论对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问题有较深的研究,因而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雅斯贝尔斯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永;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许锋华;;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7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8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振波;基于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曹海浪;论网络道德主体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2 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陈佑清;试析交往的发展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梦海;哲学与政治的相遇——论雅斯贝尔斯的政治哲学[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钟;;存在主义简介[J];编辑之友;1982年04期
2 孙功;图书馆与德育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程建家,殷正坤;虚拟生存的意义性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2期
4 陈仕洪;电视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J];声屏世界;2001年06期
5 吴松;发刊词[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卷首语[J];云南教育;2003年30期
7 詹于虹;论“两课”教师的角色规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孙传钊;阿多诺的"硬伤"[J];博览群书;2005年05期
9 ;新书推荐[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7期
10 雷颐;;黑暗时代的启明[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晓鸣;;逻辑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魏峰;;人神之间——简论历代对黄帝形象的建构[A];黄帝文化研究——缙云国际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董奇希;;营销策划教学创新——苏格拉底式教育在营销策划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文;踪迹,抑或道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楚尘;缺钙的现代人[N];文学报;2000年
3 三聿;尼采:一个需要解读的人[N];中国邮政报;2001年
4 杜丽燕;“生态危机‘挑战’人道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汤一介;《国学举要》与传统文化普及[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济南市历城区济南南洋学校 张必中;牵引灵魂是教育的真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借鉴厦门大学的“风险投资”[N];科学时报;2003年
8 马海轶;被误解的教育本质[N];青海日报;2003年
9 刘宝存;大学,“大”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长 徐建平;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周启杰;历史:一种反思性的文化存在[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金寿铁;心灵的界限[D];吉林大学;1999年
4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丙峰;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增香;传统儒家文化与中、朝现代化起步[D];延边大学;2003年
3 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齐艳;荒诞中的反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红兰;雅斯贝尔斯的自由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谢金丽;论教育与人的美好生活[D];河南大学;2006年
7 吴培启;论成人生命教育[D];河南大学;2006年
8 邢雅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D];吉林大学;2006年
9 朱燕秋;边缘情境对雪莱及其作品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6年
10 翁晓玲;试论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与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2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2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