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理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沟通理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沟通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有赖于正确的沟通理论和正确的沟通行为。建立平等、理解、互动的沟通模式,是思想政治工作成功之关键。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沟通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互动的重要桥梁。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有赖于正确的沟通理论和沟通行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倚重于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导致思想教育过程中,不管是采用理论灌输方法还是谈心诱导方法,都缺乏沟通理论的支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刚;浅析采访主客体间的心理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程少武;语言输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楠;;“短信”媒体 卓越“视”力——从厦门“PX风波”看手机短信的舆论力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李俊;王功琪;;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缺失和阻隔[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海;;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治家的宣传技巧考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折延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李云;;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受众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干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阎西林;论“外审”的角色定位[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跃武;;从知识交流到知识管理——新知识交流论纲[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温新瑞;;系统理论与图书馆[A];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张次第;曹萌;;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冯炜;;社会场景:传播主体的心理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王军;曹宇;肖畅;;设计艺术传播的可持续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雷;;坚持“三贴近”促进科普传播人性化[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梁林;中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琪;网络舆论被主流媒体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伟;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麟煜;;论宋濂的政治教育观[J];文教资料;2007年13期
2 邹月英;强化政治思想工作者自身人格的力量[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3 田红义;刘军;;论英美儿童诗对儿童教育者的教育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半年O喌慕蘙x工作——北京^+{拇骩x附属女子中[x一九五二[x年度第一[x期教[x工作~=}P[J];人民教育;1953年06期
5 韩顺义;语文教学与政治思想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高旭;;论李斯的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帝国发展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张露颖;;论孔子诗教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特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万昌华;;汉密尔顿政治、法律及经济思想考察[J];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文娟;范立舟;;李觏与范仲淹的交游及政治思想刍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10 谢超凡;刘金仿;;俞樾政治思想略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治洪;;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徐复观政治思想述论[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大钧;李大宏;;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政党政治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董承荣;;董仲舒的政治思想[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师伟;王楷模;;试论政治思想的一般性质[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5 张师伟;;中国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6 _5玉仕;;台pc安[鐅B媤的社g工作[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7 周明莲;;教育者的责任及其反思[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于春霞;;护士长如何利用人际沟通理论提高管理水平简析[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 德;教育者不是统治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杭州支队 吴晓宏;增强政治教育实效性[N];人民武警;2008年
3 上海市著名中学特级教师 于漪;志存高远,守护教育者的尊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诠释教育者的爱与责任[N];青岛日报;2010年
5 江苏省东台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王兆平;教育的理想:共同发展和成功[N];江苏教育报;2011年
6 孙蓓蓓;教育是一种始于“心”的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范南虹;“教育”成为网友建言两会热词[N];海南日报;2011年
8 郭艳;做“清醒”的教育者[N];山西日报;2004年
9 姜义军 沈阳理工大学;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消费加以引导[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峰;教育是最精细的精神活动[N];哈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建国;调和与制衡的二重变奏[D];武汉大学;2004年
2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景峰;孔子政治思想的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宋洪兵;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鸿;《太平经》政治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董小燕;严复政治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吴自聪;在个人理性与政府权力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生态道德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5年
2 夏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情感激励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向兰;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比较[D];湘潭大学;2011年
4 李艳娇;荀子的政治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圣洁;教师教育者的基础教育素养提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梁燕辉;中学尊重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宝音满都拉;萨刚彻辰的政治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鹏;论扬雄的政治思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朱兴和;严复的经验理性及其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6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