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教育哲学——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冲击
本文关键词:电视的教育哲学——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冲击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主导性媒介基础。现代学校教育建立在印刷媒介的基础上,其教育基本理念与印刷媒介的特点密切相关。我们已经进入电子媒介时代,而电子媒介有不同于印刷媒介的特性,对构成现代教育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世界、主体、交往、知识等等都有自己的理解。在电子媒介盛世,弄清楚电子媒介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课题。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any time has its own dominant media foundation .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ting medium . The basic idea of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ting medium . We have entered the electronic media era , and the electronic media has it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such as the world , the subject , the communication , the knowledge and so on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DEA050075)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尼尔·波兹曼言之凿凿地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美国目前最大的教育产业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家里,在电视机前,这个产业的管理者不是学校里的行政人员和教师,而是电视网络公司的董事会和节目制作人。”[1](p·189)这并不是美国一国的趋势,放在世界范围内也基本符合事实:全球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媒介变迁与大学转型[J];江苏高教;2010年03期
2 朱海东;;印刷媒介发展及功用的定位思考[J];成功(教育);2010年08期
3 赵勇;;不同媒介形态中的大众文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华杰;班建武;;略论电子媒介的价值灌输[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20期
5 高德胜;;“不对称性”的消逝——电子媒介与学校合法性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6 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梦圆;印刷媒介比电子媒介更有利于儿童发展[J];少年儿童研究;1997年04期
8 潘兰;;以场景交叉理论分析“伪娘”的社会身份[J];新闻世界;2010年12期
9 郑素侠;;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社会资本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方亭;;文学发展之新契机——论电子媒介对文学活动之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霜叶;;服务与生存——新时期教师角色小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3 陈莉;;三结合转化潜能生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7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10 ;电影为学校教育服务任重道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2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 吴u!;校长要经营好自己的园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甘均良 艾楚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N];光明日报;2006年
6 狄涛;就业,高校应该有所为[N];人民日报;2007年
7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8 李振岭;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9 鹿邑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王祥广;家长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08年
10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曲线”也是一条育人捷径[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晓丽;多元文化背景下肃南裕固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振;体校学生厌学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9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9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