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20 01:48

  本文关键词: 情感 教学过程 作用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7年3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完成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动力作用、选择作用、调控作用和适应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的运用,以改变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情感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Abstract]:Teaching activities are intertwined, interact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two main lines of knowledge and emotion. Emotion plays a dynamic, selective, regulatory and adaptive ro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emotion in teaching, change the nature of students' emo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on, change the negative state into a positive stat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o the maximum extent.
【作者单位】: 长春工程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并不是认知活动以外的心理过程,它是与认知活动同时发生并伴随认知活动始终的同一心理过程。它是认知主体结构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它与其他主观因素一起构成了学生认知活动的内部状态,并以复杂的形式作用和影响着学习主体的认知活动。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丽影;对高校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鄂平;童丽平;李传东;万强;文智;;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朱志江;;谈利用化学教材实施情感培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01期

3 苏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4 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5 路利;;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年33期

6 戴丽娜;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范琳;刘振前;;从情感纬度上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实验研究——运用心理匹配策略和发掘情感策略[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8 董晓星,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1期

9 卢家楣;;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10 朱志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资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增林;阅读教学的范式转换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潘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走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华;罪犯教育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炳南;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6 王洪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运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薛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燕;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汤丽伟;初中英语教材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康清;曾雪琴;;再谈教学过程的本质[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2 丁伯权;;肯定的评定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3 粟增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物流教学过程之辩证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4 伍志荣;;浅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J];华章;2011年23期

5 周永红;;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6 王林绪;;谈幼专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7 瞿伟;;动静结合,让课堂充满生机[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8 杨强;杨学光;王涛;;浅谈教师的职业素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9 王乃干;;谈科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10 刘晨晨;王伟;;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郁琳;;浅谈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鲁峰;严军;张香兰;;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研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翟先萍;周志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规律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4 崔定升;;教学过程矛盾运动的理论及其数学模型与实践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徐云鸿;;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谢水芬;;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辩证观 兼论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章国英;胡继岳;;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解决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敏;;信息环境下互动教学研究与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周艳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影响下的高职高专教学[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衡阳县金辉学校 屈意意;营造情感交流氛围 拉近师生心理距离[N];衡阳日报;2009年

2 李晓晖;“设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N];九江日报;2010年

3 王兴俊(作者单位:靖远县城关中学);浅谈新课改中的师生情感交流[N];白银日报;2005年

4 崔玳醴 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巧用多媒体让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愉悦[N];广元日报;2009年

5 李天虎;学比教更重要[N];中山日报;2005年

6 安塞县延安保小 刘桂莉;教师应做到“三不要”[N];延安日报;2010年

7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 康广印;新课标下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N];学知报;2010年

8 周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写给明天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实验小学校长 赵建华;“喜新”不能“厌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高永利邋秦晓珍;情感交流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9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朝煈;教学过程中伦理问题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秀红;高校网络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任瑞仙;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孟云;论教学过程中学生民主素质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费秀芬;试析波兰尼默会知识论的教育教学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8 李丽娟;在线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晓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过程评价设计[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46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46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