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IQ看区域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三大区域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 EIQ 教育信息化指数 教育信息化水平 调查 区域农村教育 信息技术 学校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发展水平 经济欠发达地区 教育信息化现状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以信息装备率为考察重点,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以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为检核目标[1-3]。用教育信息化指数(EIQ)表征教育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检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具体反映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合理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与现有的理论研究的对比,本文对农村区域间的EIQ分布情况及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目前区域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cuses on the rate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ims a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1-3. Using EIQs to characterize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an not only examin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but also reflec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asonable promo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background of EIQ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rural area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guidance for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过程。我国教育信息化与其它行业、部门信息化一样,经历了快速推进的十余年历程。目前教育信息化进展到了何种程度,用怎样的指标去衡量其发展水平,这一课题逐渐成为最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指数(EIQ)作为测度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唯版;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标构建的视角[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11期
2 沙红;关于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3 丁玉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测定方法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3年07期
4 殷雄,王浣尘;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5 朱桂娟;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6 宁淑华,董克满,文丽,吴月新;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03年03期
7 朱红,张洪亮,张卫红;教育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04年12期
8 苏君华,孙建军;全国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J];情报科学;2005年06期
9 邵宇开;王浣尘;曾赛星;;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情报科学;2006年02期
10 桂学文;周嗣;;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情报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泽;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以美、日为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因果;李新春;;综合评价模型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耿立明,张艳,孙科;网络教育在美国[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2期
4 马云泽;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以美、日为例[J];桂海论丛;2004年06期
5 赵筱菊;成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5年07期
6 闫慧;1994年~2002年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津图学刊;2003年06期
7 马如宇;胡明辉;;建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绩效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2期
8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年05期
9 张宗益;周勇;邹畅;;1985—2003年我国社会信息化相对指数的测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10 高嵘,柳屹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波;徐升华;;基于DEA聚类分析的信息资源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迅华;中国企业信息化成长阶段分析与技术采纳特点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孙瑞英;信息资源配置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莉;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实现与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素晖;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莉;信息化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琼;四川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佳贵;全球信息竞争环境下的我国国家信息实力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旭;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姝;网上聊天:挑战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广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仁俊;影响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胡小勇,祝智庭;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3 万朴;远程教育的成本分析与终身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7期
4 周明,龙雪梅;影响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因素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易娜,李海霞,王学优;网络远程教育成本研究现状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焦宝聪,柳少军,陈兰平;对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郝权红;网络教育经济分析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9 李海霞,易娜;网络远程教育院校层面的成本分析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丁金霞;关于教育学本土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国齐;基于模块化的集疏中心作业流程设计与仿真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0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5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