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9 03:02

  本文关键词: 同伴关系 学校适应 问题行为 情绪问题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回顾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领域涉及同伴关系与学校适应、问题行为及情绪感受等心理健康的不同层面。消极的同伴关系不仅与学校适应不良、高危行为及行为障碍有关,而且可能导致社会焦虑、社会抑郁和社会恐怖症状及孤独症等情绪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围绕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建立起涵盖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理论模型和预测模型。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fluence of peer relationship 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research field involves peer relationship and school adaptation. Negative peer relationships are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poor school adaptation, high risk behaviors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but also may lead to social anxiety.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peer relationship on mental health and establish theoretical and predictive models coveri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47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传媒、教养方式、个体因素以及同伴关系等。很显然,良好的同伴关系既可以促进个体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消极的同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2 林丹华,方晓义;青少年个性特征、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3 王振宏,郭德俊,方平;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4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5 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葛娟;;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李岳玲;钱秋瑾;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4 梁淑华;;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廖美玲;;福州市初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强;李红鹊;;重庆某民办高校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2期

7 陈艳红;;住院ICU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3期

8 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民工子女的抽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赵笑梅;周丽;;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赵小军;;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求助关系的测量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婷茹;肥胖与正常体重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笳;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业成绩与其发展背景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竹青;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盛增强;东莞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东林;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2期

3 方晓义;青少年关于抽烟、饮酒的危害认识及其对青少年抽烟、饮酒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2期

4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5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6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7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8 方晓义;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2期

9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10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莹莹;曾玉;张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期同伴关系与后期适应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秋梅;;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4 陈会昌,张宏学,阴军莉,程小青,王明粤;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5 余益兵,葛明贵;3~6岁幼儿社交地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0期

6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发展对7岁时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7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8 袁刚;;小学生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初探[J];班主任;2006年02期

9 陈辰;;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10 周凯,余小鸣,叶广俊;中学生问题行为与课业负担[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华;陈会昌;;儿童4~7岁内在动机及其与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荣华;陈会昌;;儿童4~7岁内在动机及其与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郑信军;;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常微微;苏虹;王忱成;单晓伟;韩琴;徐志伟;伍佳玲;;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丽萍;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李旭珊;娄秀红;;同伴关系与大学新生适应[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寇_g;辛涛;;当前北京市小学生在校适应行为与问题行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10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在兰;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校[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茂;日本:学生暴力为哪般[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 莫源秋;问题行为与心理需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王守纪邋翟月;针对寄宿学生调整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赵仁伟、张晓晶;济南:16岁少年为何要绑架亲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尹国强 杨晓萍;儿童是独立的自由主体[N];光明日报;2010年

7 北师大实验幼儿园 李蕊;请让我来帮助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嘉兴市公路运管稽征处驾培科科长 尤虹;探索“放心学车、和谐驾培”的有效途径[N];嘉兴日报;2009年

9 杨威;“他的天才,我的灾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林铭;福建中医学院促就业力度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丽艳;云南省澜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性伴网络及吸毒同伴网络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竹青;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周波;改善初二学生常见问题行为的学校、家庭人际关系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娟;同伴关系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和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教育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5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龚玲;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亚莉;初中生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史海松;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赛丽莎;儿童说谎与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龙红芝;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72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72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