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人文、实践与创新关怀
本文关键词: 教育技术 实践关怀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出处:《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为此,本文试图从当前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现状中,探寻教育技术工作者对实践的关怀,且分别从教育技术工作者自身、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技术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orkers are devoting themselves to the research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r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orkers to practice, and constructs the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of Chinese local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orkers themselv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actic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秀琪;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纪念“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1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彭跃;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谈起[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秀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朱旭梅;;近五年国内主要期刊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新进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9期
3 杨果仁;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体系的重建——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1期
4 刘跃军,梁金明;三年制教育技术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与整合[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海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刘伯雅;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张棉;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李晶;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钱婷;研究性学校变革背景下教育学者生存方式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荣青;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秀琪;我国电化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郝志军;我国教学理论“实践乏力”现象剖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3 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展虹;李呈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五洲;;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3 石慧英;;英语教师如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4 代军娜;;农村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5期
5 李建珍;王晓鸿;;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和招考课程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陈丽;张玲;周虎;;宁夏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7 林小琴;;教育技术哲学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强;梁瑞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深化学科教学改革[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2 石杰;;中美教育技术发展动因对比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苑文彪;;重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菊平;;现代教育技术历次定义的解读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武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福代;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N];甘肃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刘德亮;教育体系应适应信息时代[N];科技日报;2002年
4 吴滔;校园网资源建设:两条腿走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华勇;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明;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海;网络学习系统中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模块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6 许永;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艳菊;兰州101网校市场营销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梁洁;教育技术学CSSCI来源期刊的引文网络结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夏曼;学习平台与远程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99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9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