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湖南早期女学堂创办的历史语境及曲折历程

发布时间:2018-03-18 16:32

  本文选题:女学堂 切入点:历史语境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湖南女学堂在湘军获胜、维新运动、近代教育家群体和近代化变迁的多重历史语境下创办,经历了发端、顿挫和再起的曲折历程,这一曲折历程折射出新派与旧派、清廷与地方的力量制衡。
[Abstract]:The Hunan Girls' School was founded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victory of the Hunan Army, the reform movement, the group of modern educators and the changes of modernization. It has undergone a tortuous process of beginning, frustration and re-emergence, which reflects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between the Qing court and the local force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林;“片面的共同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5 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6 项念东;梁启超的“诗史”观——《饮冰室诗话》的若干诗学思想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敏;清末士绅在新式教育领域内的活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杨涛;;析梁启超的虚金本位制货币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10 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胡玉海;;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的特点[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匡民;;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俞祖华;赵慧峰;;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7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2 费秋香;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官制改革(1901—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纪九利;中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建;严复在近代教育史上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乔志强;有关清末山西学堂的一点资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罗苏文;中国第一所自办女校[J];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4 李喜所;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5 乔志强;;辛亥革命前夕学堂的兴起[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6 纯机;;朱剑帆捐资兴学[J];湖南教育;1981年06期

7 一丁;我国第一所自办的女校[J];江西教育;1982年04期

8 侯振彤;试论天津近代教育的开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9 张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J];教育导刊;1983年04期

10 林乙烽;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贻庭 作者系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评生活方式的世俗化和世俗化的价值观[N];文汇报;2000年

2 孙绍振 陈良运 南帆;重建文学理论学科是时候了[N];文艺报;2000年

3 毛丹武 李玲;面临新世纪——文学史眼光如何“中国化”[N];文艺报;2000年

4 陈平原;遥远的“时事”与“新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金磊;检点过去 不破不立[N];中国建设报;2001年

6 方在庆;历史语境中的爱因斯坦[N];科学时报;2002年

7 颜翔林;美学与艺术的深度探究[N];辽宁日报;2002年

8 福建师大 孙绍振 余岱宗 林焱 (英)斯图尔特·霍尔;文化批评的文学视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李敬泽 李洱;《花腔》:且听众声妙语喧哗[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敬文东(学者);跨语际实践理论的威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回响及其与“现代性”之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7 周云鹏;“民族主义文学”(1930-1937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8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9 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耿晖;二元人群 生存境遇与香港视野[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异新;拖着历史的长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黎萌;论十七年(1949~1966)电影的革命英雄谱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希东;特定历史语境下生命个体之张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罡;论多元选择中的90年代乡土小说[D];郑州大学;2001年

6 贺殿广;“先锋小说”价值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林秀琴;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语境中的读者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苏松妹;文本与媒介:西游系列文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田广文;困惑与张望[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史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30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30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