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本文选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切入点:网络聊天 出处:《教学与管理》2007年33期
【摘要】:正网络恰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
[Abstract]:The network is just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It broadens students' horizons, enables them to learn more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cultivates their creativ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them.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李斯霞;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调适[J];理论探讨;2005年05期
2 刘海;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贾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胜芳;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周毅;网络文化释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蔡琼,杨健;网络道德教育热点的冷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周顺文;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王长明,胡静;网络发展与高校德育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周云倩;重视"鼠标下的德性"——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J];电视研究;2004年12期
10 虞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的理论探索[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王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邱萍;网络对中师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5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蔡隆;网络时代与中学生健康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年33期
2 沙红;;由天津市中小学生利用网络现状引发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何晶;;从网络聊天透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态——基于与北京市青少年的比较[J];当代传播;2010年01期
4 刘胜文;;加强引导 让网络成为德育阵地[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4期
5 高珉;;关于试论网络聊天心理咨询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6 张白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7 李炳南;陈家麟;;透视我国内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7期
8 徐光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J];上海教育;2003年17期
9 吴娜娜;严由伟;;中国台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教育探索;2008年01期
10 杨忠健;;北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趋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坤 凡伟 海真;网络聊天室成了虚拟学校[N];东营日报;2007年
2 王照重;网络聊天室成了虚拟学校[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3 王国平;“家访”应当“到家”[N];光明日报;2006年
4 巫柳春;规范青少年上网行为要从儿童抓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旭华;中职生使用网络的现状调查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聂丽萍;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志松;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网络成瘾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9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