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5 02:19
本文选题:中学生 切入点:心理问题 出处:《中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 第一篇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的确定 目的: 编制一份适合我国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以及早发现中学生的相关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 以对焦虑、抑郁、学习适应不良以及人际交往不良所下操作定义为基础,以中学期间青少年心理特点、以及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编制本问卷的理论指导。广泛查阅文献,参考国内外已经开发的相关青少年心理测评量表,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形成初始问卷。现场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测试了5583名中学生,以t检验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变异系数法及反应度分析等五种方法进行条目筛选,保留条目形成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测试版,并进行信度、效度考评,确定相关心理问题筛查参考值。 结果: 编制了包含43个条目的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分为焦虑、抑郁、学习适应不良以及人际交往不良四个分量表。本问卷一周重复测量各个分量表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介于0.725-0.794之间,Cronbach'sα系数介于0.735-0.811之间。因子分析符合逻辑关系,累积方差贡献率介于42.3%-57.3%。问卷与各效标的相关系数介于0.457-0.784之间。本问卷可以很好的区分以下人群:1)不同焦虑程度中学生;2)不同抑郁程度中学生;3)不同程度学习适应不良中学生;4)不同程度交往不良中学生;5)不同性别中学生;6)不同来源地区中学生;7)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8)不同年级中学生。对于男生焦虑分量表,相关心理问题的轻度及中重度筛查参考值分别为23分和28分;对于抑郁分量表分别为27分和32分;对于学习适应不良分量表分别为26.5分和32分;对于人际交往不良分量表分别为26.5分和31.5分。女生焦虑分量表,相关心理问题的轻度及中重度筛查参考值分别为24.5分和30分;对于抑郁分量表分别为28.5分和34.5分;对于学习适应不良分量表分别为26分和31.5分;对于人际交往不良分量表分别为25.5分和30.5分。 结论: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是可信、有效、敏感的测评工具。 第二篇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异常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湖南省4个地区、16个学校、96个班的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问卷、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男生的焦虑,中学生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家长教育方式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17、0.773、1.380;抑郁,是否班干部、家长教育方式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5、1.373;学习适应不良,年级、是否班干部、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22、1.761、1.326;人际交往不良,地区、是否班干部、住家社区有无健康教育活动、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875、2.145、0.750、1.312、1.427。对于女生的焦虑,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312,1.219;抑郁,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854,1.302;学习适应不良,,年级、地区、是否班干部、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862,1.211,1.746,1.312,1.317;人际交往不良,是否班干部、母亲受教育程度、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是其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750,0.805,1.915,1.481。 结论: 中学生常见四类心理问题受中学生年级、来源地区、是否班干部、住家社区有无健康教育活动、母亲受教育程度、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Abstract]:To determine the simple screening scale screening and reference value of the first common mental problem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bjective:
Prepare a suitable for common mental problem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imple screening scale, and the early discovery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t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锛
本文编号:1712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1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