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现代教育理念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世界各国得以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人类教育理想的实现,并引发传统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重建。
[Abstract]: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was put forward in the 1990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been advancing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greatly promote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educational ideal, and caus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eans and educational models.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
【基金】: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YJ2007-13
【分类号】:G40-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成琛,张拥军;认真做好规划、实现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1997年01期
2 张倩苇;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06期
4 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2期
5 胡明俭,张丽群;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基本功[J];河北教育;1999年09期
6 张谦,沙红,刘冰,孔书荣;国外教育信息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09期
7 沙红,孔书荣;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4期
8 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9 项聪;教育信息化: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应答[J];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04期
10 韦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炳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黄利锋;;“大成智类学”与教育信息化[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公司简介[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校论文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咬定青山不放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9 杨文林;;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10 朱光;;教育信息化对GIS专业教育的影响[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科利华进军教育 推出校园网方案[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洪水龙;搭好舞台唱好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景/文;把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开好校园网暨教育软件发展大会 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飞鸿;第三代校园网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变“革新”为“革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校园网建设是局部改良,,还是系统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朱振岳;像抓“两基”那样抓教育信息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4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佘莉;基于语义的几何学科知识平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8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国宏;福建省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茅育青;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曾波;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刘光余;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坤;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6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6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