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师爱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师爱 + 专业技能 ; 参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1期
【摘要】: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师爱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于师爱的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导致宣传与践行师爱的过程遭遇了一些困境。明晰师爱的种类,反思师爱的内涵,摒弃含混的"师爱"定义并确定师爱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
[Abstract]:As a high-level social emotion, teacher lov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eachers' quality structure.However,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eacher love, which leads to the process of propaganda and practice of teacher love encountered some difficulties.To clarify the types of teacher love, to reflect on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er love, to abandon the vague definition of teacher love an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eacher love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 will help to strengthen teachers'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单玉;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胡斌武,陈晓丽;质疑“大德育”格局[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徐景双;成人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成人教育;2002年07期
6 杨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谐社会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9 廖志诚,林似非;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桂生;也议“美德可教吗”[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邓惠明;“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祖红;邓小平德育理论及在新时期的实践与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昝玉林;论现代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原则[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樊建武;从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看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德育传统的现代价值[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成忠慧;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孝华;上海高中生网络生活现状及管理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有光;让师爱在评语中流淌[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2 孔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班级管理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3 黄璜;;浅谈师爱[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4 匡舜;;教学专业技能:教师走向成功的核心支柱[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7期
5 ;让社会来表彰“师爱”[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6 施桂梅;孟晓春;;新时期师爱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7 刘忠坤;;拓展培训师应具备能力的几点探讨[J];才智;2011年22期
8 崔德英;;师爱是学生进步的推动力[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陈篪;;班主任工作浅见[J];学苑教育;2011年18期
10 闫崇华;闫传文;;我也谈师爱[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家校通让师爱闪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范学敏;;走校本培训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金林祥;苏鹏程;;略论陶行知的师德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梁惠琦;;浅谈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尤佳;;浅谈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成长[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王东生;;叶圣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研究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朱承敏;;民办学校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杨莉;;浅谈爱的教育与心理健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刘霖;;五年制高职生厌学心理状况调查报告[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杰;用心开启师爱的门扉[N];吉林日报;2010年
2 李友元 本报记者 周佳璐;师爱,如此震撼人心[N];宜春日报;2010年
3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康宁;师爱不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柏果镇迭脉学校 陆菜梅;谈用爱沟通学生的心灵[N];六盘水日报;2009年
5 宜丰县新昌学校 刘一卫;把师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N];宜春日报;2010年
6 尹晓华;师爱是师德的灵魂[N];四川日报;2004年
7 蒋银花;让师爱来导航[N];伊犁日报(汉);2010年
8 王飞飞;教育工作中的师爱策略[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中学 刘加田 袁秋杰;论师爱的德育功能[N];学知报;2010年
10 何执林;师爱箴言[N];黄冈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师爱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红博;师爱的情感现象学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颖;师爱误区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伊梅;新形势下的“师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雪莲;师爱在学生品德成长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力为;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实习问题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尹妙辉;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颖;尊重的内涵及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葛婷;职前教师专业准备状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1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6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