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约定”
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 庞锡兰
这天早晨,天气不错,初夏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晨风轻拂着公路两旁的绿荫,偶尔传来小鸟的鸣唱。坐在开往乡村小学的公交车上,,我的心犹如平静的湖水被清风微微掀起了一轮轮涟漪……根据城区教研室的要求,我要到乡下的一所小学上一节学习方式训练课,送教下乡。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多年,我的班级一向具有浓浓的书香味。
“上课!”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那期盼的眼神,我的心里油然生出了一种使命感。
“今天,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是‘学会约定’。老师这里有一些符号,它们分别表示明白与不明白、完成……明白了吗?”
在我的细致引导下,班上的气氛慢慢活跃起来,孩子们的拘谨已经荡然无存,我感到一切都很顺当。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约定的语言。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节课的约定语——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行谦逊人自重。”
“——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行——谦——逊人自重。”学生的声音稀稀拉拉的,我心里顿觉不好,但仍笑着鼓励孩子们:“第一次说,不熟悉,说不好不要紧,我们再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行——谦——逊人自重。”这一次,学生的声音大了些。如此几遍下来,仍是仅此而已。课堂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
我偷偷看了一下时间。糟糕,这个环节不能再拖了。
“夏天来了,你们感觉到了吗?你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的?同桌交流一下。”也许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我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在这个环节结束的时候,我特意提高了嗓门,高喊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言行——谦——逊——人自重。”
怎么回事?回应我的声音,既稀拉,又低沉。
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仍是卡在这个约定语上。我反复地徘徊在懊恼中,学生的情绪竟越来越低,到后来甚至对我不理不睬了。
“丁铃——”下课的铃声响起,终于结束了这节课!
望着黑板上的彩卡、板书,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孩子们茫然的表情,我心里难过极了: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就这样被糟蹋了。
课后反思,我终于明白:都是约定语惹的祸!本来是很能突出自己教学特色的约定语,没想到到了这里却成了我这节课的致命伤。那么,原因何在呢?是的,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与参与来实现的。在课堂上师生所使用的约定符号和语言都应该为提高课堂的效率而设,却不是为突出个人的特色、风格……哎,我怎么能为了特色而忽视了学生呢?
本文编号:18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641.html
下一篇:公开课,如何与亮点相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