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general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has published several representative points of view in the discus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rouse more extensive and in-depth thinking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leve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庞丽娟;;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朱永新;;全面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势在必行[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05期
4 王嘉;;代课教师问题需要更人性化的制度设计[J];中国人大;2010年02期
5 李锐;;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不能忽略离岗代课教师[J];中国教师;2010年07期
6 傅剑锋;;代课教师:西部师资之困[J];校长阅刊;2006年01期
7 韦洪涛;;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规范管理[J];中国教师;2010年07期
8 王庆环;;代课教师问题关键在地方政府清退是刚性需求[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2期
9 ;赣州市2011年底前将彻底解决全市代课教师问题[J];江西教育;2010年16期
10 ;观点[J];源流;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来勤;;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归因及破解思路——基于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反思[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3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代课教师问题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赵学敏;全面解决代理教师问题 不宜一刀切[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李斌邋吴晶晶 周婷玉;代课教师不容易,清退不能一刀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谢苗枫;“种田的先生”洗脚上讲台[N];南方日报;2008年
5 郑栋云 胡平清;民乐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N];张掖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云海;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N];和田日报(汉);2011年
7 贵州省沿河县政协委员 杜显雷;贵州沿河:乡村代课教师期盼参加特岗招考[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副主席 严隽琪;让农村代课教师“名正言顺”[N];光明日报;2007年
9 梅孝兵;重庆8000名代课教师终姓“公”[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屠国玺;代课教师清退,不能搞“一刀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翠平;建国以来代课教师政策内容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晋丽;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娟;甘南藏区代课教师生存状况调查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珊珊;代课教师身份问题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丹妮;农村代课教师社会排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熊英;关于代课教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俏丽;西北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透视与反思[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红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67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6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