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尊重差异: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发布时间:2018-08-07 07:49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特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此,课堂教学应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Abstract]:In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are a unique existence of life. Respecting the uniqueness and difference of students, realizing the individ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good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topics of contemporary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Therefore,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reduce class size and implement small class teaching, adopt modern teaching means, implement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carry out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中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6年08期

2 冯建华;;小比大好,还是大比小好——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04期

3 赵卫;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的重新理解[J];哲学研究;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玲;谈人的全面发展观与德育本质[J];保山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2 檀传宝;;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J];中国德育;2006年05期

3 陈良民;;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曾继耘;;论学生差异发展的本质规定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谢丽娟;;试论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结构及建设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6期

6 焦彩珍,王升;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陶青;;我国小班化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深层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艳利;陈鹏;;财经院校会计专业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涂艳国;现代教育与儿童解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程敬宝,袁小鹏;学生主体论与现代教育观[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海平;闵维方;;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胡兵;“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本原则论纲[D];清华大学;2006年

6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洪;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谈琦婧;初中班级规模对教师工作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馥葭;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大学生团队精神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纪成凤;论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5 严玲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李丽丽;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秀华;小班班级管理的小学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婷婷;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丽娟;高中课堂教学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琳琳;大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振涛;张天宝;;试论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07年03期

2 孙治权;曹明;;三维—思辩—效应课堂教学论[J];教育探索;1987年03期

3 陈新学;;素质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4 周玉仁;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2001年25期

5 曹红旗;;校长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转型——也谈“三清”与“课堂前后延伸”[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6 余秀林;学生观——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2年06期

7 张勇斌;;浅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8 陈莲;;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1期

9 张长城;;涂抹生命的色彩——对美术课堂回归生活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1期

10 戴四新;陈绍敏;;高职高专课堂教学流程管理探讨[J];职业时空;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博;;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学生作文语言彰显个性[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东明;;论一般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克秀;;让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共精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语文课堂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华玉根;;用语文书写“人”字[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沛霖;;简论个性发展的动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深化教育创新,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8 石波;;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A];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孙晓毛;;略论市场经济与人的个性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铁惠玉;课堂教学改革在探索中前行[N];铁岭日报;2009年

2 诸城市辛兴镇振兴小学 张丽萍;课堂教学改革反思[N];联合日报;2010年

3 阜宁县羊寨初级中学 李亚林;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N];学知报;2010年

4 庄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杨恒荣;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N];平凉日报;2010年

5 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 刘春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邱金高(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华亭学区);课堂教学改革要选准突破口[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秦逸 许亚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抢占教育制高点[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学改革应以异质平等为目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宋华 陈德亭;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郝传信 李金状 张艺之;创新花开香满园[N];商丘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4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帅良余;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8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周爱国;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人本管理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智宝;虚拟交往与人的个性发展[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吴志容;语文教育个性发展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车越;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汤庆亮;库恩范式理论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黎晓莉;课堂管理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爱国;互联网与青少年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孙伟兰;单项奖励与学生个性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洋;论个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琛;贵阳市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9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69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