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叛逆与规训之间——电视广告中的儿童生活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dia education, TV advertising has entered the field of vis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In TV advertisements, on the one hand, it presents the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life of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various roles,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teachers and peer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unique language hegemony of the media, it guides and strengthens the concept and life style it propagate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s tha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live in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begin to question and challenge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convention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are also subverted by them.
【作者单位】:
【分类号】:F713.8;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全;回归儿童生活——关于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取向与运筹[J];湖北教育;2003年19期
2 Ш·А·阿莫纳什维利;朱佩荣;;合作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下)[J];全球教育展望;1990年06期
3 金初高;美国电视广告近10年来发展趋势简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06期
4 李一之;;生活教育论发凡[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梁伯霞;;过程和结果孰轻孰重?——“教育预备说”和“教育即生活”之争[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2期
6 林洋;;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23期
7 朱佩荣;;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原则[J];全球教育展望;1989年02期
8 王海英;;浅谈影响儿童自我表现的因素[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04期
9 吴勇;;基于传统文化视野的习作课程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3期
10 周坤亮;;教师如何用教材教学:基于儿童经验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余碧定;;“争民主奋斗到底”——《民主的儿童节》解读[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陈旭;;情境讨论、榜样学习和角色扮演对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心理效应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5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王守纪;杨兆山;;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 提高儿童积极适应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性转换及观念变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符明弘;高松;张大平;;云南傣族儿童家庭环境与心理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高学娥;;孤残儿童心理行为与实施素质教育[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谭琳;;从氏族公共财产到“儿童的世纪”——儿童生存状况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高学娥;;孤残儿童心理行为与实施素质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伟钿邋陈健 杜丽玲;汕头党代表捐款支持助学行动[N];汕头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谢琼;寄养儿童未能正常入学[N];中山日报;2007年
3 李红芳;减少“心理孤儿”的对策[N];四平日报;2007年
4 李茂 编译;更多美国父亲加入家长教师协会[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李茂;给儿童充满创意的童年[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李吉林;28年趟出一条小路[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张茂聪 李成泉;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三乡;湖南汩罗每月为留守儿童补贴百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刘道龙 周素群;农村的娃儿也要多惦记[N];光华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林泽全;小学初中新生使用新课表[N];自贡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梦倩;在教育世界的边缘[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蒋雅俊;论中国学前课程的历史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洪汀;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晓蕾;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动教育玩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洁;现象学教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榆;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彭波;玩偶形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实践[D];东华大学;2007年
9 缪文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中心主义”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伟华;丹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11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11562.html